源见“红叶题诗”。借指佳偶天成。明张景《飞丸记.巹合飞丸》:“真是韩氏题红,乐昌合镜,奇哉奇哉!”
源见“赤帝子”。指刘邦和项羽。唐高適《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刘开扬笺注:“龙蛇喻刘 项。‘霸王’之‘王’读去声。”源见“龙蛰蠖屈”。喻隐退。《汉书.扬雄传上》:“以为
原作“体无完皮”。全身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有时亦比喻文章、论点被驳斥的一无是处。师纂,三国魏将。公元263年,从邓艾偷渡阴平袭蜀,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出天险剑阁,列阵绵竹,斩守将诸葛瞻及尚书张尊,至成都
见“因噎废食”。飧,指饭食。《梁书·贺琛传》:“今不使外人呈事,于义可否? 无人废职,职可废乎? 职废则人乱,人乱则国安乎? ~,此之谓也。”【词语以咽废飧】 成语:以咽废飧
在野草丛中行走,在露天里住宿。形容旅途坚苦、急迫。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将百万之众进攻东晋。谢石、谢玄率八万北府兵迎战。前秦列阵淝水,晋军不能过河。谢玄派人告诉苻坚说:“您远来吾地,却临水为阵,这不是
同“杯弓蛇影”。明冯惟敏《折桂令.阅报除名》曲:“歧路亡羊,塞翁失马,弓影成蛇。”
同“遗棠”。清袁枚《相公眷属先期入都枚入起居见白猫悲鸣公独坐凄然因以诗乞》诗:“也同遗爱甘棠好,可许寻常百姓迎?”
同“驷之过隙”。《海录碎事.天部下》引南朝 梁 刘孝标文:“驷隙不留,尺波电谢。”按,《文选.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作“隙驷不留”。清顾炎武《丈夫》诗:“如何驷隙间,流光日已徂。”
《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梁纪》曰:“武帝(注:梁武帝萧衍)平齐,获侍儿十余辈,颇娱于目。为郄(一作
源见“长门赋”。谓文章价值高。元范梈《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十韵》:“题桥一字终何益,卖赋千金竟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