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梦魂相觅

梦魂相觅

文选.沈约〈别范安成〉》:“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引《韩非子》:“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后因以“梦魂相觅”为朋友兄弟相思的典故。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诗之三:“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典源】 《文选·沈约〈别范安成〉诗》:“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注引《韩非子》曰:“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

【今译】 古代张敏与高惠二人是好友,每当相思,不能见面。张敏便在梦中前往寻觅,但走到半路,即迷路无法前进,只好回来。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典形】 梦魂相觅、梦境迷、梦中识路、相寻梦、梦魂相遇、君魂寻我。

【示例】

〔梦魂相觅〕 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之三:“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梦境迷〕 清·黄遵宪《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何时睡君榻,同话梦境迷?”

〔梦中识路〕 宋·陆游《建安遣兴》之二:“白浪黏天鲛鳄横,梦中识路亦何为?”

〔相寻梦〕 清·钱谦益《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之一:“停车欲作相寻梦,睡眼揩时泪已吞。”


猜你喜欢

  • 民以食为本

    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明·无名氏《拔宅飞昇》头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词语民以食为本】  成语:民以食为本汉语大词典:民以食为本

  • 温温恭人

    温温:柔和貌。 指温和谦恭的人。语出《诗.小雅.小宛》:“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同书《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三国.魏.王粲《赠文叔良》:“温温恭人,禀道之极。”

  • 寄鞮

    同“寄象”。清蒋平阶《送李分虎之滇黔》诗:“荒服开州郡,穷边走寄鞮。”【词语寄鞮】   汉语大词典:寄鞮

  • 启足

    同“启手启足”。唐无名氏《上护军庞德威墓志》:“名香何在?唯增启足之悲。”【词语启足】   汉语大词典:启足

  • 清都紫微

    《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后以“清都紫微”指天上宫阙。唐李白《汉东紫阳先生碑铭》:“始八岁经仙城山……有清都 紫微之遐想。”【词语清都紫微】  成语:清都紫微汉语大词典:

  • 唾壶红泪

    同“玉壶盛泪”。清 郭麔《祝英台近》词之十七:“判将一寸丝肠,一宵霜鬓,报几番唾壶红泪。”

  • 煮石

    《晋书.鲍靓传》:“鲍靓字太玄,东海人也。……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稍迁南阳中部都尉,为南海太守。尝行部入海,遇风,饥甚。取白石煮食之以自济。”晋.鲍靓年五岁时,曾对父母说:“我本是曲阳李家儿,九

  • 絺纩

    絺:细葛布,夏天的衣服。纩:丝绵,冬天的衣服。后人因以“絺纩”指代夏冬、暑寒节候。唐代张说《登九里台是樊姬墓》诗:“诗书将变俗,絺纩忽弥年。”【词语絺纩】   汉语大词典:絺纩

  • 鹊成桥

    同“鹊填桥”。唐袁晖《七夕闺情》诗:“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 八萧

    《新唐书》卷一〇一《萧瑀传》:“萧瑀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赞曰:‘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寝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兴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