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将要搏击时,一定先将自己的身体隐匿起来。 比喻军事上隐蔽实力,伺机进攻。语本《六韬.武韬.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弥耳俯伏。”后多引作〔鸷鸟将击,必匿其形〕。《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全唐诗》第十一函第四册廖凝《彭泽解印》诗:“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廖凝,南唐衡阳人,字熙绩,隐居南岳,被南唐主李景聘为彭泽县令,视事未几,即解印归去。其后
《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后魏书》:“王崇字乾邕,阳夏雍丘人也。母亡,扶而后起,鬓发堕落。未及迁葬,权殡宅西,崇庐于殡所,昼夜哭泣。鸠鸽群生,有一小鸟素质黑眸,形大于雀,栖于崇庐,朝夕不去。母丧始阕(止
优美的诗文。唐代杜甫《同元使君春陵行》诗:“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言其诗文可与秋月华星争辉。后人因以“华星秋月之章”称赞别人的诗文。
源见“许由洗耳”。许由与巢父。指不容污浊、超凡脱俗的高士。清无名氏《双锤记.仙期》:“首阳山,义士高;傲王侯,羡许 巢。”
同“宁戚饭牛”。唐钱起《新丰主人》诗:“客里冯谖剑,歌中宁戚牛。”
惊雷:炸雷。 在没有声音的地方仿佛听到了炸雷的巨响。 比喻在表面平静的局势中却醖酿着一场即将爆发的巨大事变。语出鲁迅《集外集.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
同“武昌柳”。唐刘禹锡《有所嗟》诗之一:“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词语武昌春柳】 成语:武昌春柳汉语大词典:武昌春柳
《汉书.王莽传下》:“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众皆万余人。”晋.晋灼注:“本起江夏云杜县,后分西上,入南郡,屯蓝田,故号下江兵也。”汉时张霸、羊牧、王匡等人率领江夏
源见“雪夜鸣鹅”。指军事智慧。元 陈德和《落梅风.李愬击鹅》曲:“击鹅群乱军成了大功,全不道蓝关路马蹄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