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因以“求人不如求己”形容自力解决问题,而不仰仗他人。

宋.张端义《贵耳集》:“宋孝宗幸灵隐,见观音像手持数珠。问曰:‘何用?’僧净辉对曰:‘念观世音菩萨。’问:‘自念则甚?’对曰:‘求人不如求己。’”清.郑燮《题画.篱竹》:“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


主谓 求助于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努力。语本《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例]孩子,你要自己努力,为自己闯出一条路,不要老想着谁会来帮你,~。△褒义。用来强调不仰仗他人,自立更生的精神。


杭州灵隐寺后旁有座飞来峰,寺前亭上有楹联道: “云从何时涌起? 峰从何处飞来?”另一联 “回应”道: “云从涌时涌起,峰从飞处飞来。”联语深含禅意,耐人寻味。

宋·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记载说,宋孝宗有次游幸至灵隐寺,有位辉僧相随。看到飞来峰,宋孝宗问辉僧说: “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辉僧回答道: “一动不如一静。”宋孝宗又看到寺里观音菩萨手持念珠,问道: “何用?”辉僧回答道: “要念观音菩萨。”宋孝宗感到奇怪,便问道: “自念则甚 ( 自己念自己干什么) ?”辉僧回答道: “求人不如求己。”

辉僧的回答自然是深含禅意的。为什么 “求人不如求己”,这个道理也是不言而喻的。掌握了主动权,事情就好办了。


【词语求人不如求己】  成语:求人不如求己汉语词典:求人不如求己

猜你喜欢

  • 否极泰来

    否,读如痞(pǐ)又作“否极终泰”、“否去泰来”。天地相交,因而安泰。天与地不相交,叫做否。在这种情况下,君子应该收敛自己的才华,以避免小人陷害;不可追求荣誉富贵,以避免小人嫉妒。闭塞到了极点,则转向

  • 明眸善睐

    眸:眼珠。睐( ㄌㄞˋ lài ):旁视,顾盼。 旧时形容美女眼神妩媚。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绿》:“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送给

  • 接䍦斜

    同“接䍦倒着”。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高阳今日晚,应有接䍦斜。”

  • 盘于游田

    盘:乐。游:游戏。田:一作“畋”,打猎。 以嬉游、田猎为乐。语出《书.无逸》:“文王不敢盘于游田。”汉.张衡《西京赋》:“盘于游畋,其乐只且。”

  • 卞庄刺彪

    同“卞庄子刺虎”。唐代避“虎”讳,改为“彪”。《北史.崔浩传》:“未若假水之道,纵裕西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

  • 鱼中尺素

    同“鱼书”。清汪懋麟《凤凰台上忆吹箫.答椒峰见寄》词:“忽接鱼中尺素,临风望,泪点盈眸。”

  • 白袷玉郎

    《世说新语.轻诋》:“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鸟,但闻唤哑哑声。’”白袷(jiá),即白色衣领。晋.王徽之兄弟喜穿白领衣服,隐者支道林故以“白颈鸟”嘲弄之

  • 马革裹尸

    革,皮革。用马革包裹尸体,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决心。语出东汉名将马援之口。建武十七年(41年),马援以伏波将军受命率军南下,平定交阯叛乱。二十年,得胜班师还朝。他的朋友孟冀前来祝贺。马援激昂慷慨地对他说

  • 没字

    同“没字碑”。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试官妄取,谬种展转以相传;学子循声,没字空疏而登第。”【词语没字】   汉语大词典:没字

  • 坦荡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后因以“坦荡”形容胸襟开阔,心地纯洁。南朝 梁沈约《怀旧诗.伤王谌》:“长史体闲任,坦荡无外求。”曹靖华《飞花集.怀周恩来同志》:“那样坦荡的胸怀,以及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