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汝人识字

汝人识字

明.陶珽辑《说郛续集》第四十五卷载明.刘元卿《应谐录》“万字”:“汝(古代地名,汝州在今河南临汝县境)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教诲,开导)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解释)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踰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此指写请帖),久之不成。父趣(同趋,奔赴)之。其子恚(怨恨)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事物变化的开端)士偶一解,而即訑訑(音yíyí,自满的样子)自矜(自以为贤能)有得,殆(大概,恐怕)类是己(己,在这里表示确定语气)。”

从前,汝州有一个种田的人请了一位先生来教儿子识字。先生教学生写一画,说是一字,写两画说是二字,写三画说是三字。学生听了很高兴,把笔一扔,回去对父亲说已经学会识字了。于是先生被辞退了。有一天,父亲打算请一位姓万的亲戚来饮酒。叫儿子写一封请帖,从早晨写了半日不见写成,就去看儿子。儿子见父亲来了,抱怨说天下的姓很多,为什么非要姓万呢?从早晨写到现在,才只写了五百画呢!

正如这个故事后面作者所作的评论那样,“汝人识字”的故事是在于讽刺那种有了一知半解的知识,就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到头来必将一事无成。


猜你喜欢

  • 带经

    同“带经锄”。唐钱起《南溪春耕》诗:“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 安仁鬓霜

    同“安仁鬓秋”。宋刁衎《代意》诗之一:“病余公幹情多咏,秋晚安仁鬓足霜。”

  • 走坂

    同“走丸”。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词语走坂】   汉语大词典:走坂

  • 吞鸟梦花

    源见“罗含吞鸟”、“梦笔生花”。喻才思不凡,文词华美。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虽有吞鸟梦花之心首,莫能追述。”

  • 伊戚

    《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后遂以“伊戚”指烦恼,忧患。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先,吴门有嫟之者,集千人哗劫之,势家复为大言挟诈,又不惜数千金为贿。地方恐贻伊戚,劫出复纳入。”【词语伊

  • 黄雀环

    源见“黄雀报”。指报恩的赠物。明阮大铖《燕子笺.收女》:“乌衣羽,倒做黄雀环。两相通,非偶然。”【词语黄雀环】   汉语大词典:黄雀环

  • 分光

    源见“馀光”。谓希求得到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照顾。宋张孝祥《江州林知府》:“寒女绩苎,所愿分光于有馀;拙匠伐柯,尚欣取则之不远。”【词语分光】   汉语大词典:分光

  • 打鸭惊鸳

    同“打鸭惊鸳鸯”。明梅鼎祚《昆仑奴》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傅尃《避地》诗:“焚琴煮鹤垂垂尽,打鸭惊鸳事事非。”见“打鸭惊鸳鸯”。《孽海花》20回:“纯客道:‘谁在那里~

  • 解渴望梅

    同“望梅止渴”。明徐渭《歌代啸》一折:“我也做解渴望梅猜。”

  • 俶载

    《诗.小雅.大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朱熹集传:“取其利耜而始事于南亩,既耕而播之。”后以“俶载”指农事伊始。南朝 宋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词语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