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旧唐书.魏徵传》:“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玉娇梨》12回:“~,一着不到,满盘从起。”【词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同“鸟尽弓藏”。《晋书.刘牢之传》:“鄙语有之:‘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殚,猎犬烹。’故文种诛于句践,韩 白戮于秦 汉。”其他 鸟被打光了,弹弓也收藏起来不用了。旧时用于比喻封建帝王在取得政权之后,就把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深明大义行为端正的人,不因为有的人能言善辩,话讲得好,就认为他有才能而去举用他;也不因为有的人品行不好而对他讲的有道理的话也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蜀中雷氏斫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以螺蚌之徽。”雷氏,名威,唐时著名制琴家。后以“雷琴”谓精美的古琴。宋陆游《昼卧初起书事》诗:“忽有故
《南史.蔡撙传》:“公事左迁太子中庶子,复为侍中,吴兴太守……口不言钱。及在吴兴,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加信武将军。”后用为称颂地方官廉洁的典故。唐 孙元晏《蔡撙》诗:“紫茄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技艺纯熟,谋划精明高超。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明宋濂《演连珠》:“盖闻民既大安则乐世如砥,策能戡乱则目牛无全。”见“目无全牛”。明·宋
《文选.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薛综注:“言秦以天下为大场,喻七雄为斗鸡,利喙长距者,终擅一场也。”觜距,本指禽鸟的嘴和爪甲,后以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同“嫂溺叔援”。明徐渭《雌木兰》二出:“论男女席不沾……我替爷呵,似叔援嫂溺难辞手。”【词语叔援嫂溺】 成语:叔援嫂溺汉语大词典:叔援嫂溺
源见“歌五袴”。对官吏惠民德政的颂歌。唐张玄晏《授李思敬武军李继颜保大军节度使制》:“不乏循良之称,亟彰持重之名,继成襦袴之歌,显著山河之誓。”【词语襦袴歌】 汉语大词典:襦袴歌
《三国志.周瑜传》:“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后以“非池中物”指有远大抱负的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