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烟云过眼

烟云过眼

比喻转瞬即过,不留痕迹。宋赵蕃《淳熙稿·观祝少林所藏画》诗: “烟云过眼还收去,怯似凭栏立久时。” ●宋苏轼《宝绘堂记》: “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生死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谬,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而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蓄: 收养。宋代苏轼看重读书绘画,轻视富贵生死。自己喜爱的东西被人拿走也不可惜。并认为这些东西犹如烟云掠过眼前,鸟声传过耳旁,虽高兴地欣赏,但一旦过去就不再惦念它了。


主谓 在眼边一飞而过的云烟。①比喻身外之物,不加重视。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忻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②比喻事物转瞬即逝,不留痕迹。清·黄景仁《小除日经厂市见王叔明画爱不克购归以志懊》:“~沙脱手,不知去落何人厨。”△多用于人生态度方面。也用以形容事物消失之快。→灰飞烟灭 雪泥鸿爪 ↔天长地久


【词语烟云过眼】  成语:烟云过眼汉语词典:烟云过眼

猜你喜欢

  • 北海尊罍

    同“北海尊”。宋柳永《玉蝴蝶》词:“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

  • 暗投

    同“明珠暗投”。唐宋之问《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词语暗投】   汉语大词典:暗投

  • 楚女报德

    《左传.定公四年》:“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吴国君臣以尊卑班次,分别居处楚王的宫室,并分别占有楚王及楚大夫的妻室,以辱楚之君臣)。……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楚子,楚昭王;雎,即今湖北沮水;云中,

  • 三至之谗

    源见“曾参杀人”。谓流言诬陷。《后汉书.班超传》:“身非曾参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于当时矣。”【词语三至之谗】  成语:三至之谗汉语大词典:三至之谗

  • 行秘

    同“行秘书”。清钮琇《觚賸.自序》:“入燕都而怀故国,记览梦华;登梁苑而晤名贤,书携行秘。”【词语行秘】   汉语大词典:行秘

  • 董仙留杏

    同“董奉杏成林”。明文徵明《钱孔元五十》诗:“卜式输边聊示义,董仙留杏未忘医。”

  • 醉黄龙

    源见“痛饮黄龙”。谓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泛指打垮敌人后开怀畅饮。明徐渭《再送德甫》诗:“只少阏氏为饮器,与君连日醉黄龙。”

  • 宠秩

    宠而又使处于适当的官位,不使失职。《左传.昭公八年》:“吾又宠秩之。”《三国志.魏志.杜恕传》:“陛下后入冀州,宠秩吕昭。”【词语宠秩】   汉语大词典:宠秩

  • 洛下舟中犬

    源见“黄耳传书”。指寄信的狗。表示寄送家信。明李东阳《杨武选挽诗》:“书随洛下舟中犬,身逐台南水上萍。”

  • 啮指之思

    源见“扼臂啮指”。指慈母孝子相眷念。清钱谦益《书姚母旌门颂后》:“以孟长之笃挚于念母,太孺人虽长寝,其啮指之思,倚门之望,终不能舍然,又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