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庄公六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噬,咬。齐,通脐,肚脐。噬脐何及,用嘴咬自己的肚脐不可咬到,比喻后悔来不及。春秋时,楚文王率兵攻打申国从邓国经过。邓祁侯热情
见〔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述补 不便直说的想法,只用表情等不说话的形式来表示。元·无名氏《马陵道》1折:“我正是满怀心腹事,~。”△多用于写人们不便直说的想法方面。→心领神会【词语尽在不言中】
参见:庾悦吝子鹅
同“朝阳鸣凤”。唐元稹《春蝉》诗:“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词语朝阳凤】 汉语大词典:朝阳凤
源见“出山小草”。谦指自己卑微无名。清袁枚《寄谢未堂司寇》:“枚心仰卿云三十年矣,自问山中小草,不敢通名于大君子之前。”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后以“贯金石”形容精诚所至,无坚不摧。清魏源《书
蜀汉学者谯周,家贫,读书自乐,后位至光禄大夫,封阳城亭侯。“谯周独笑”,指谯周好学。《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谯周,字允南,巴西充国人也。……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意思是有错误就加以改正,没有就更加自勉。后因以“有则改之无则
亦作“贻笑大方。”意为被识见广博、精通于道的人所讥笑。后多用作谦辞。《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史记.韩非列传》:“(韩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人或传其(韩非)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