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勒石
《后汉书.窦宪传》:“窦宪、耿秉与北单于战于嵇落山,大破之。虏众奔溃,单于遁走。……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燕然山即今蒙古赛音诺颜部境内的杭爱山,古代战争中获胜,为彰战绩,常刻石记功。
后以“勒石”、“勒燕然”喻指击败敌人,取得战功。
唐.皇甫冉《春思》诗:“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宋.范仲淹《渔家傲》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后汉书.窦宪传》:“窦宪、耿秉与北单于战于嵇落山,大破之。虏众奔溃,单于遁走。……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燕然山即今蒙古赛音诺颜部境内的杭爱山,古代战争中获胜,为彰战绩,常刻石记功。
后以“勒石”、“勒燕然”喻指击败敌人,取得战功。
唐.皇甫冉《春思》诗:“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宋.范仲淹《渔家傲》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源见“范蠡扁舟”。指归隐江湖优闲泛舟之人。宋辛弃疾《洞仙歌.开南溪初成赋》词:“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源见“秉烛夜游”。谓珍惜良辰美景,及时欢游行乐。隋辛德源《短歌行》:“忽念奔驹促,弥欣执烛游。”【词语执烛游】 汉语大词典:执烛游
《史记.封禅书》:“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李奇曰:‘云云山在梁父东。’”唐张守节《
《庄子.让王》:“中山 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借指朝廷。后因以“子牟恋魏阙”为心恋朝廷的典故。唐陈子昂
《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顾:回视。复:反复。后用以比喻父母的爱育之恩。《后汉书.孝桓帝纪》:“朕离父母之爱,隔顾复之恩。
同“封姨”。《金瓶梅词话》二四回:“梅花姿逞春情性,不怕封夷号令严。”【词语封夷】 汉语大词典:封夷
源见“石崇斗奢”。喻指罕见的珍贵之物。元张可久《湘妃怨.云林隐居》曲:“辨汲冢数十车简书,笑齐奴三四尺珊瑚。”
《后汉书.祭遵传》:“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也。……初,丰(涿郡太守张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既执(捉,逮捕)当斩,犹曰:‘肘石有玉玺。’遵为椎
源见“三足乌”。又《初学记》三十引三国 吴薛综《赤乌颂》:“赫赫赤乌,惟日之精。”后因以“赤乌”为太阳的代称。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金瓶梅词话》二七回:“到了那赤乌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苔菜耳矣。”宴子为齐景公的宰相,他自奉简约,吃的是粗米饭,菜不过是三只烤禽鸟,五颗蛋,一盘紫堇菜罢了。后因用为咏宰辅生活简朴之典。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