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牛渚吟

牛渚吟

晋书.文苑传.袁宏》:“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同谈)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晋人袁宏擅长诗文,一年秋夜在牛渚山下大江上,正在船中吟诵自己的咏史诗作,恰被微服泛舟的大官僚谢尚听到了。谢尚博通文艺,对袁宏的诗歌和吟咏一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便移船相邀,作竟夕之谈。

后因以“牛渚吟”用为文人讽咏逢时,偶得知遇的典故;若反用其事,则是表示生不逢时,未得知遇,空负才华。

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月,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宋.陆游《独游城西诸僧舍》:“万里欲呼牛渚月,一生不受庾公尘。”


猜你喜欢

  • 天麟协梦

    源见“麒麟儿”。祝贺男子寿诞。宋王之道《水调歌头.张文伯生日》词:“共庆当年此际,曾见天麟协梦,华阀挂蓬桑。”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授命:献出生命。要( ㄧㄠ yāo ):通“约”,这里是穷困的意思。 见到有利之事,首先考虑是否合乎道义;在国家危亡关头,不惜付出生命;久处困境也决不忘记平生的诺言。 古时认为一个完美的人所应具

  • 甘心如荠

    《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郑玄笺:“荼诚苦矣,而君子于己之苦毒又甚于荼,比方之荼,则甘如荠。”后因以“甘心如荠”谓事如乐意为之,虽苦亦甜。《南史.范云传》:“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

  • 嵇吕命驾

    源见“吕安题凤”。指挚友相访。唐李瀚《蒙求》:“嵇 吕命驾,程 孔倾盖。”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原作“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形容只知次要的部分,而不了解主要的,更重要的内容。西周末年,政治黑暗,国势危如累卵,使臣下有临渊履冰之惧。因而当时有首诗说,不敢徒手捉老虎,不敢没船把河渡。人们只见这一点,

  • 好楼居

    《汉书.郊祀志下》:“公孙卿曰:‘仙人可见,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飞廉、桂馆,甘泉则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汉武

  • 东阳仁

    源见“奉扬仁风”。指仁政。宋钱惟演《清风十韵》:“东阳仁自布,西颢气还侵。”

  • 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鼓鼙( ㄆㄧˊ pí ):乐器,即大鼓和小鼓,古时进军时用以激励士气。后借指战争。 国家有了战事,就会想到领军打仗的人。语出《礼记.乐记》:“君子听鼓辈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汉书.陈汤传》:“汤

  • 画虎类犬

    同“画虎类狗”。《歧路灯》十一回:“‘这大相公聪明的很,他是看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李移微笑道:‘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见“画虎不成反类狗”。《歧路灯》11回:“端福不甚聪明,恐~。”【词

  • 漆园蝶梦

    源见“庄周梦蝶”。喻世事虚幻莫测。清 王庆澜《香遍满.题郑雨香少府函关吏隐图》套曲:“漆园蝶梦想非非,真个辞尊爱处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