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侯宁有种

王侯宁有种

指陈胜用“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以鼓励众人起义反秦。比喻人应有雄心抱负,成就大业。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秦统治者征调聚居里巷左侧的穷人戍边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有九百人在途中驻扎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陈胜、吴广都编入到这一行列中,当了屯长。这时遇到天下大雨,道路泥泞不通,估计已误了报到期限,误了期限,根据秦法都要杀头。于是陈胜、吴广就谋划,等待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激怒将尉,让他当众侮辱自己,借以激怒众人。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当将尉正要拔剑时,吴广奋起,夺剑杀死将尉。陈胜也前来协助,合力杀死两个将尉,召集并号召众人说:“……壮士不死则已,要死就要举世留下大名声,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啊!”众人都说:“恭敬地接受命令。”此典又作“富贵应须种”、“无种取侯王”。

【出典】:

史记》卷48《陈涉世家》1950、1951、1952页:“二世元年七月,发闾(lú驴,里巷的门)左(古时,贫民住闾左,富人居闾右)適戍(zhé shù哲述,贬罚守边)渔阳,九百人屯(tún囤,驻扎)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编次)当行(háng航,行列),为屯长(秦代戍边队伍进行途中所置领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夺,推测)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将尉(秦时大县有二县尉,带领戍卒之县尉称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惠,愤怒)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痴,用竹枝、竹板或荆条抽打)广。尉剑挺(拔剑出鞘),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假使)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难道)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例句】: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 唐·刘禹锡《武夫词》:“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清·顾炎武《夏日》:“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王侯将相,岂有种乎?”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测字》:“吾观王气在辽左,又观人家葬地,三十年后,皆当大富贵。闾巷儿童走卒,往往多王侯将相,天下其多事乎?”


【典源】《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今译】 秦二世元年七月,征发住村里之左的穷人去驻守渔阳,九百人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 (字涉)、吴广都轮到该去,并当了屯长。时逢天连下大雨,道路泥泞不通,误了期限。陈胜、吴广两人即暗中计议起义,一天,趁带兵的将尉喝醉时,吴广故意几次说要逃走,来激怒将尉,让他来责辱自己,以此激怒众士卒。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当将尉拔剑时,吴广扑上去夺过剑杀死了将尉。然后二人召集士卒说:“现在我们大家遇雨,误了期,法当斩首。即使不被斩首,驻守在那也会有十之六七死去。壮士不死则已,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士卒们齐声响应。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人有雄心有抱负,能做出一番事业。

【典形】 富贵应须种、王侯宁有种、无种取侯王。

【示例】

〔富贵应须种〕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

〔王侯宁有种〕 清·顾炎武《夏日》:“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无种取侯王〕 唐·刘禹锡《武夫词》:“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猜你喜欢

  • 眼白

    源见“青白眼”。以白眼斜视,表示轻慢。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宋黄庭坚《奉答固道》诗:“末俗相看终眼白,故人不见想山高。”【词语眼白】   汉语大词典:眼白

  • 照妖镜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载:古代入山修仙者,多背悬明镜,谓可以照妖怯魅。后遂以“照妖镜”泛指能映现妖魔原形的宝镜。《西游记》五八回:“〔玉帝〕宣托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镜来照这厮谁真谁假。”亦比喻能辨别是非

  • 东瑟

    源见“陶缶之勇”。赵在秦东,因称赵王所鼓之瑟为“东瑟”。表示弱国之君受辱。晋卢谌《览古》诗:“西缶终双击,东瑟不只弹。”【词语东瑟】   汉语大词典:东瑟

  • 侍车江革

    源见“江革奉挚”。称颂人事母至孝。唐孟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诗:“服彩老莱并,侍车江革同。”

  • 胆大心小

    谓遇事能果敢、决断,而考虑却精细、周密。《旧唐书.隐逸.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今多作“胆大心细”。见“胆大心细”。【词语胆大心小】  成语:胆大心小汉语大词典:胆大心小

  • 画蛇足

    同“画蛇添足”。《后汉书.袁绍传》:“何意凶臣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谄媚,交乱懿亲。”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老病思归直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

  • 桔奴

    或作“木奴”,谓柑桔。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记三国时吴李衡“密遣客人十人,往武陵龙阳泛舟作室,种桔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每恐吾治家事,故穷如是。然吾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匹绢,亦当足用尔。’

  • 四愁诗

    源见“平子四愁”。指抒发忧郁情怀的诗篇。唐皇甫冉《刘方平西斋对雪》诗:“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词语四愁诗】   汉语大词典:四愁诗

  • 市门仙尉

    源见“吴市隐”。美称弃官隐遁者。叶玉森《水调歌头.挽贲湖许荻村先生》词:“谁识市门仙尉,自表村人墓字,即此足千秋。”

  • 鹤氅神仙

    同“鹤氅人”。宋洪适《选冠子》词:“鹤氅神仙,兔园宾客,高会坐移清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