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蠋系树

王蠋系树

史记.田单列传》:“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环画邑三十里无入’,以蠋之故。已而使人谓蠋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蠋固谢(坚决拒绝)。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画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遂经(经,系)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音dòu,颈)而死。齐亡大夫闻之,曰;‘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北面,称臣,臣服),况在位食禄者乎?’乃相聚如(往,到)莒,求诸子,立为襄王。”蠋,音zhù。

公元前二八四年,燕昭王派上将军乐毅率军伐齐,燕军长驱直入,连下齐城,直逼齐都临淄。齐湣王率臣逃窜,临淄遂被攻破。燕军攻占安平后,乐毅分兵略地,到达画邑,听说邑中人王蠋久负贤德盛名,于是下令环城三十里,不许入犯。然后派人以威逼的手段,企图招降王蠋。王不为恫吓与利诱所屈,慷慨陈词,然后把脖颈系在树上,举身一奋,绝颈而死。

旧常以“王蠋系树”的典故,比喻以死殉国的忠烈行为。《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后)“桓温平蜀,表荐周孙秀,曰:‘臣思宣大化,访诸故老,搜扬潜逸,庶武罗(后羿的大臣)于羿、浞之墟,想王蠋于亡齐之境。’”《晋书.陈敏传》:“王蠋匹夫,志不可屈;于期慕义,陨首燕庭。”


猜你喜欢

  • 魏瓠

    同“魏王瓠”。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而滔器同魏瓠,凡若庄樗,握无蛇口之珍,额有鱼身之点。”【词语魏瓠】   汉语大词典:魏瓠

  • 季子貂裘

    同“季子裘”。宋陆游《自阆复还汉中次益昌》诗:“季子貂裘端已弊,吴中菰米正堪烹。”【词语季子貂裘】   汉语大词典:季子貂裘

  • 黄花忙

    同“槐花黄,举子忙”。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想当右文全盛日,多士争踏黄花忙。”【词语黄花忙】   汉语大词典:黄花忙

  • 都俞

    同“都俞吁咈”。宋朱熹《与周参政札子》:“伏维都俞之暇,从容造膝,一为明主极言之,则天下幸甚。”【词语都俞】   汉语大词典:都俞

  • 面从背言

    见“面从后言”。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当时皆谓祸不及身,~,不以为患。”【词语面从背言】  成语:面从背言汉语大词典:面从背言

  • 日御

    源见“羲和驭日”。古代神话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即羲和。借指太阳。南朝 宋颜延之《赤槿颂》:“日御北至,夏德南宣。”隋江总《芳林园大渊池铭》:“晓川漾碧,如日御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轮之驰水府。”亦

  • 兴灭继绝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后因以“兴灭继绝”谓使灭绝了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汉书.代孝王刘参传》:“元始二年,新都侯王莽兴灭继绝,白太皇太后,立年弟子如意为广宗王,奉代孝王后。”并列

  • 武城歌

    同“武城弦”。宋韩琦《周沆著作宰秀州嘉禾》诗:“前席未期宣室召,闻弦还继武城歌。”

  • 明扬侧陋

    《书.尧典》:“明明扬侧陋。”曾运乾正读:“《史记》说,为悉举贵戚及疏远隐慝者。”后以“明扬侧陋”谓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人。侧陋,处在僻陋之处或卑微的贤人。《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元象〕四年五月辛巳

  • 边幅不修

    见“不修边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