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门曳裾

王门曳裾

源见“曳裾王门”。指在王门权贵家为门客。唐朱湾《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参军》诗:“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参军。”


【典源】 《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今臣尽知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而不可奸 (干); 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汉书·邹阳传》亦载。

【今译】 汉时吴王刘濞阴谋反叛,邹阳不愿参与,并上书谏阻,其中写道:“如果我是为图谋私利,那么没有一国不能去求取官爵的; 如果我掩饰自己的内心,那么哪个王侯之门不能出入游说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奔走投靠权贵之门。

【典形】 长裾曳、侯门耻曳裾、王门裾、王门曳裾、曳长裾、曳裾、曳裾王门、曳裾效邹阳。

【示例】

〔长裾曳〕 唐·张祜《戊午年感事书怀》:“却厌长裾曳,宁辞短褐穿。”

〔侯门耻曳裾〕 唐·顾况《闲居怀旧》:“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王门裾〕 清·王摅《寄示昭复昭被》:“难曳王门裾,惟怀席上珍。”

〔王门曳裾〕 清·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客舍轻弹铗,王门薄曳裾。”

〔曳长裾〕 宋·曾巩《简翁都官》:“倦游公府曳长裾,笑上扁舟指旧庐。”

〔曳裾〕元·汤式《一枝花·言志》:“曳裾休叹,投笔空焦,题桥谩逞,击楫徒劳。”

〔曳裾王门〕 唐·李白《行路难》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猜你喜欢

  • 遗簪莫弃

    源见“刈蓍遗簪”。谓念恋旧物故情。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折简能荣瘁,遗簪莫弃捐。”

  • 亢礼

    同“抗礼”。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词语亢礼】   汉语大词典:亢礼

  • 周梦蝶

    源见“庄周梦蝶”。谓物我难分。表示解悟人生。元耶律楚材《谢王清甫惠书》诗:“只道昔年周梦蝶,却疑今日我为鱼。”

  • 圯桥诺

    源见“圯桥进履”。指答应在圯桥相会的诺言。清顾炎武《子房》诗:“遂赴赤松要,无负圯桥诺。”

  • 听鼓

    唐代宫门夜漏尽,击漏鼓而开。故称官员上班为“听鼓”。唐代李商隐《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旧亦称官吏候补赴缺为“听鼓”。【词语听鼓】   汉语大词典:听鼓

  • 大夫松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上泰山)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秦始皇登泰山,曾在一棵松树下避雨,因封其松为五大夫。后因用为咏松之典。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清跸间过素王庙

  • 茱萸女

    源见“重九登高”。唐俗重阳节登高饮宴的女侍。唐张谔《九日宴》诗:“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词语茱萸女】   汉语大词典:茱萸女

  • 肥遁鸣高

    源见“肥遁”。谓隐退避世,自鸣清高。《老残游记》六回:“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见“飞遁鸣高”。《老残游记》6回:“至于出来的原故,并不是~的意思……至‘

  • 羲和湎淫

    《史记.夏本纪》:“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孔安国曰:‘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时之官。太康之后,沉湎于酒,废天时,乱甲乙也。’”古代传说,羲氏、和氏是掌管四时的官员

  • 涸辙之枯

    同“涸辙之鲋”。《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见“涸辙之鲋”。《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新正在尔,妻子饥寒,囊乏一钱,瓶无储粟。向者银两,今不敢求,但愿捐斗水而活~,下壶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