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生刍一束

生刍一束

同“生刍”。清方文《谢皋羽恸哭西台》诗:“严子滩头风雪飘,生刍一束蓟门遥。”


【典源】 晋·袁宏《后汉纪》卷二十三:“ (郭泰) 后遭母丧,过于哀,徐孺子荷担来吊,以生刍一束顿庐前,即唁而退。或问:‘此谁也?’林宗曰:‘南州高士徐孺子者,其人诸生,吾不堪其喻也。’”《后汉书·徐稚传》:“及 (郭) 林宗有母忧,(徐) 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今译】 后汉郭泰 (字林宗) 母亲去世,徐稚 (字孺子) 前去吊唁,他只在墓前放置一束刍草便离去。众人奇怪,不知是什么意思。郭泰说:“他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他这样做,是取《诗经》 中诗句‘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之意,我无德行,配不上这种赞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吊祭先辈、友人等,表示赞誉死者德行。

【典形】 奠生刍、生刍、生刍吊故人、生刍人、生刍一束、束刍。

【示例】

〔奠生刍〕 宋·黄庭坚《韩献肃公挽诗》:“空令湖海士,愁绝奠生刍。”

〔生刍〕 宋·苏轼《王中甫哀辞》:“生刍不独比前人,束藁端能废谢鲲。”

〔生刍吊故人〕 清·钱谦益《王店吊李玄白》:“穷思挂剑酬知己,老畏生刍吊故人。”

〔生刍人〕 南朝梁·吴均《赠周兴嗣》:“愿持江南蕙,以赠生刍人。”

〔生刍一束〕 宋·王安石《和宋大博服除》:“生刍一束他年阙,伐木相求此地新。”

〔束刍〕 明·高启《悼顾宜人》:“束刍何处吊,衰草暮江边。”


【词语生刍一束】  成语:生刍一束汉语词典:生刍一束

猜你喜欢

  • 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

    原作“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指不能因为一个人说得好便推举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品行不好而不采纳其好的主张。后则偏重后者并将之概括为“不因人废言”。这是孔子分析他人言行的经验总结。他说,有见识的人,

  • 囊中锥

    源见“毛遂自荐”。喻指有才华的人。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诗:“虽非倚天剑,亦是囊中锥。”【词语囊中锥】   汉语大词典:囊中锥

  • 大树

    同“大树将军”。《旧五代史.李茂贞传》:“〔茂贞〕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内外持管钥者,亦呼为司空太保,与夫细柳、大树之威名,盖相远矣。”【词语大树】   汉语大词典:大树

  • 陟冈

    《诗.魏风.陟岵》:“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后因以“陟冈”为思念兄弟之典。唐白居易《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诗:“谁怜陟冈者,西楚望南荆!”【词语陟冈】   汉语大词典:陟冈

  • 铜章

    《汉官仪》:“县令秩五百石,铜章墨绶。”汉代官制,凡县令均颁发铜印一枚。后因以为县令所佩之印,也可代称县令。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词语铜章】   汉语大词

  • 梗泛萍漂

    源见“土偶桃梗”。喻漂泊无定。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经几番凶恶战斗,怎免得梗泛萍漂?”【词语梗泛萍漂】  成语:梗泛萍漂汉语大词典:梗泛萍漂

  • 土馒头

    俗称坟墓为“土馒头”,因其形状相似。宋代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铁门限:喻门禁森严,防患甚固。【词语土馒头】   汉语大词典:土馒头

  • 易辙改弦

    同“改弦易辙”。清王韬《火器略说.后跋》:“若一旦易辙改弦,以其材力聪明置之于有用之地,安见其必逊于西人哉!”见“改弦易辙”。清·王韬《〈火器略说〉后跋》:“若一旦~,以其材力聪明置之于有用之地,安见

  • 东床客

    同“东床坦腹”。唐刘长卿《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诗:“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词语东床客】   汉语大词典:东床客

  • 袴襦

    源见“歌五袴”。指地方官的惠民善政。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初,仆射太原公,以子房之帷幄布泉城,以叔度之袴襦纩泉民,而谓竺乾之道与尼 聃鼎。”清赵翼《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岂有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