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鼎折覆?”。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如吾子言,几欲举全国命脉托诸此辈,一旦鼎折?覆,后事云胡可问?”
源见“摩尼珠”。指宝珠。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摩尼不宵朗,则无别于碛砾。”唐颜真卿《抚州戒坛记》:“严身璎珞,照耀有摩尼之光。”亦泛指佛珠。清赵翼《村舍即事》诗:“床无阿堵烦人举,手有摩尼诵佛持。
《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乡愿矣”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后因以“深恶痛绝”谓极其厌恶痛恨。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子路篇一》:“盖灵公之于其子,非真
饿了进食,渴了饮水,夜晚投宿,天明上路。 旧小说中熟语。形容旅客长途劳碌奔波情景。语出《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林积)母病愈,不免再往学中。在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无路登舟。”《水浒全传》二回
《三国志.魏书.刘廙传》:“魏讽反,廙(音yì)弟伟为讽所引,当相坐诛。太祖令曰:‘叔向不坐弟虎,古之制也。’特原不问,徙署丞相仓曹属。廙上书谢曰:‘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
源见“车右伏剑”。谓忠君爱国。陈玉树《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诗:“越甲鸣君情共愤,百蛮终献吉光裘。”
源见“郑公风”。指顺风。唐宋之问《游禹穴回出若邪》诗:“归舟何虑晚,日暮使樵风。”【词语樵风】 汉语大词典:樵风
307 ① 旧时谓子孙因感于时令于春秋二季祭祀祖先。《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禘
参见:佛粥
同“孟母择邻”。晋潘岳《闲居赋》:“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