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登车揽辔

登车揽辔

源见“揽辔澄清”。指为安定天下而操劳的豪情壮志。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庚子送周昞仲赴江东幕》词:“簪履盛元幕,领袖属英游。登车揽辔余事,何止客诸侯?”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七七八引晋·司马彪《续汉书》曰:“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厉清节,为州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使滂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乃至州境,守令自知脏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伏众议。”《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滂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后汉范滂字孟博,为人节操清高,州人都很敬服,举为孝廉。当时冀州闹饥荒,地方不太平,朝廷派范滂为使节,去冀州视察。范登车拉住马辔,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至冀州,当地官吏听说他来了,自知自己的贪赃枉法事难以隐瞒,望风丢下印绶逃走。他举奏的事,都非常公允,高出众人。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人有济世报国的抱负。

【典形】 澄清之辔、登车揽辔、登车孟博、登车之志、揽辔、自期如孟博、澄清志、揽辔清风。

【示例】

〔澄清之辔〕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龙津共济,竞欣登御之车;芜室钦贤,必揽澄清之辔。”

〔登车揽辔〕 金·元好问《都运李丈哀挽》:“登车揽辔名空在,濯足临流事已非。”

〔登车孟博〕明·陈子龙《送祁世培侍御入掌大计》:“举奏赣君明黑白,登车孟博有风裁。”

〔登车之志〕 宋·张孝祥《淮东漕魏郎中》:“方怀投劾之归,空切登车之志。”

〔揽辔〕 宋·乐雷发《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揽辔戒前路,岂为好爵縻。”

〔自期如孟博〕 宋· 陆游 《枕上作》:“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词语登车揽辔】  成语:登车揽辔汉语词典:登车揽辔

猜你喜欢

  • 四海遏密八音

    四海:全中国。遏:绝。密:静。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质料所制乐器。后泛指一切音乐演奏。 全国停止举乐。 旧时形容国家元首之死。语出《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徂落。百姓如丧考

  • 北山猿鹤

    源见“北山移文”。指隐居不仕。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词:“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典源】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涧户摧绝无与归

  • 槃涧

    源见“盘阿”。指山林隐居之地。元周权《次韵徐景端席上》:“且安粗粝槃涧滨,未厌紫豉羹吴莼。”【词语槃涧】   汉语大词典:槃涧

  • 高歌酒市

    源见“燕市悲歌”。指侠义之士慷慨激昂的行为。唐罗隐《黄鹤驿偶题》诗:“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 潢污之荐

    源见“潢污可荐”。指以诚心祭祀。前蜀杜光庭《醮名山灵化词》:“爰择良日,仰报威灵,远中昭告之诚,辄罄潢污之荐。”

  • 飞鸟倦未还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鸟倦飞而知还”句,表明自己已无心仕途,愿从此隐遁。“飞鸟倦未还”是反用陶潜句意,表现思归未归的心绪。唐.崔橹《春晚岳阳

  • 快刀斩乱丝

    《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后以“快刀斩乱丝”比喻以果断迅捷的手段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钱钟书《围城》三:“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

  • 乌鹊绕枝

    《文选》卷二十七,三国魏武帝(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中有咏乌鹊绕树夜飞、无枝可依的诗句。后因用为咏客居无所投奔和依托之典。唐.李华《海上生

  • 千岩万壑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千岩万壑”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唐 谷神子《博异志.阴隐客》:“正立而视

  • 九关豺虎

    同“九关虎豹”。清龚鼎孳《如农将返真州以诗见贻和答》:“九关豺虎今何在?一别河山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