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歌五袴”。宋刘辰翁《瑞鹤仙.寿翁丹山》词:“太平易作。听父老,歌襦袴。”宋 平江妓《贺新郎.送太守》:“怕宣郎、旌旗轻转,易歌襦袴。”
所:假设连词,如,若。舅氏:指晋文公之舅狐偃。 如果不和舅舅一条心的话,有白水为证。本是晋文公对舅犯所发的誓言。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晋.葛洪《神仙传.董奉》:“董奉者,字君异,侯官人也。吴先主时,有少年为奉本县长,见奉四十余,不知其道。……(奉)后还豫章(即今南昌市)庐山下居(一说隐居于安徽凤阳县杏山)……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舍)同也。”汉王吉字子阳,故又称王阳。王阳与贡禹交谊很深,王阳作了官,贡禹也就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出仕。后因以“弹冠”喻指将出
源见“孙康映雪”。形容刻苦攻读。明无名氏《张于湖误宿女真观》二折:“小生姓潘名必正,本贯和州 溧阳人也。平生以儒为业,萤窗苦志,雪案劳心。”【词语雪案】 汉语大词典:雪案
穿壁踰墙的小偷,常比喻行动鬼鬼祟祟,怕人看透自己心思的人。“穿窬”也作“穿踰”。《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朱熹集注:“穿,穿壁。窬,踰墙。言其无实盗名,而常
同“鲁鱼亥豕”。清蒋士铨《满江红.壬午京兆闱中咏物》词之四:“冬烘册,陈年券,鱼豕字,尖叉韵。”
源见“紫玉化烟”。谓虚幻不实。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尚疑猜,怕如烟入抱,似影投怀。”
唐.范摅《云溪友议》:“西川韦相公皋,昔游江夏,止于姜使者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有小青衣曰玉箫,年才十岁,常令只侍于韦兄。……玉箫年稍长大,因而有情。……韦昏暝拭泪,乃裁书以别荆宝。……宝命青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