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竖子成名

竖子成名

晋书.阮籍传》:“(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指汉高祖刘邦)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景元四年(即公元二六三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阮籍清高自负,放荡不羁。他看不起刘邦,认为秦末没有涌现出真正的英雄豪杰,于是像刘邦那样的人,也竟然得势而成名。

后用为鄙视人因势而成名的典故。鲁迅先生在《准风月谈后记》中曾写道:“呜呼,‘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是为我自己和中国的文坛,都应该悲愤的。”他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是用以自戒。这正表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谦虚谨慎的品格。


主谓 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指没才能的人侥幸获得成功。语出《晋书·阮籍传》:“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清·丁澎《题曾青藜尊人传后》:“~何足齿,天下英雄君与孤。”△贬义。用于讽刺无能者成名。→小人得势 ↔君子得道


【典源】 《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曰:“ (阮籍) 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晋书·阮籍传》亦载,后作“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今译】 魏时阮籍曾登临广武山,观看当年楚、汉相争时的旧战场 (广武有东、西二城、当时刘邦据西城,项羽据东城,互相对峙),十分感慨,说:“时无英雄,让庸人成名!”阮籍曾为步兵校尉,后人称为阮步兵。

【释义】后以此典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也以“竖子成名”指庸人得志。

【典形】步兵骂竖子、成名竖子、广武登临、广武千年恨、广武叹、呼竖子、竖子成名、竖子成其功、叹广武、徒成孺子名、竖子真儿戏、阮郎愁叹、兴怀广武。

【示例】

〔步兵骂竖子〕 清·程先贞《和陶饮酒》:“步兵骂竖子,武牢望三秦。”

〔成名竖子〕 金·元好问 《楚汉战处》:“成名竖子知谁谓,拟换狂生与细论。”

〔广武登临〕 清·吴伟业《寄房师周芮公先生》:“广武登临狂阮籍,承明寂寞老扬雄。”

〔广武千年恨〕 宋·陆游 《初夏出游》:“安西万里人何在? 广武千年恨未平。”

〔广武叹〕 宋·苏轼《甘露寺》:“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呼竖子〕 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竖子成名〕 清·丘逢甲 《阮生行》:“纷纷竖子成名易,英雄用武乃无地。”

〔叹广武〕 清·王摅《观棋歌》:“有人倘与论英雄,未许相轻叹广武。”

〔徒成孺子名〕 清·彭桂《和楚人李子鹄》:“巢由岂尚高人节,楚汉徒成孺子名。”


【词语竖子成名】  成语:竖子成名汉语词典:竖子成名

猜你喜欢

  • 扇枕温席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东观汉记》:“黄香父为郡五官(指郡中的五官掾,是职位很低的小官吏),贫无奴仆。香躬执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此事又见《太平御览》卷四一二

  •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谓无立足之地或一无所有。《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见“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卓锥,锥子直立的地方。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扬州丰化和尚》:“~,学人向什么处

  • 螳螂之力

    源见“螳臂当车”。喻微弱的力量。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露布》:“振螳螂之力,拒辙当轮;纵蚊蚋之群,弥山满谷。”

  • 五车经典

    同“五车书”。元 董君瑞《哨遍.硬谒》套曲:“五车经典,七步文章,到处难兴贬,半纸虚名薄宦。”

  • 月入怀中

    源见“日月入怀”。贺人生辰之词。宋陈亮《瑞云浓慢.六月十一日寿罗春伯》词:“去天咫尺,下拜再三,幸今有母可遗。年年此日,共道月入怀中最贵。”

  • 以汤止沸

    比喻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助长已成的气势。《汉书.礼乐志》:“如以汤止沸,沸俞甚而无益。”俞:同“愈”。亦作“以汤沃沸”。《淮南子.原道训》:“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见“以汤沃沸”。《汉书·董仲舒传》

  • 扛鼎拔山

    见“拔山举鼎”。【词语扛鼎拔山】  成语:扛鼎拔山汉语大词典:扛鼎拔山

  • 留侯辟谷

    《史记.留侯世家》:“及立萧何相国……留侯乃称曰:‘……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世,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辟,音pì。汉朝功臣张良在功成封侯后

  • 武陵滩

    同“桃花源”。唐汪遵《东海》诗:“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词语武陵滩】   汉语大词典:武陵滩

  • 阳台荐枕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唐王勃《杂曲》:“智琼神女,来访文君……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