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笔谏

笔谏

旧唐书.柳公权传》:“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僻:邪僻。尝:曾。改容:脸色改变。笔谏:借笔为喻,进行规劝。意为唐穆宗为政邪僻,有一次问柳公权书法怎样才能臻于完美,柳道:要想写好字,先要心正,心正才能笔正。于是穆宗改容相谢,明白这是柳借笔为喻对他进行规劝。后以“笔谏”作为借题发挥进行劝谕的典故。

宋.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之二:“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诚悬:柳公权之字。


【词语笔谏】   汉语词典:笔谏

猜你喜欢

  • 摸棱宰相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唐.苏味道,官居相位,却处事圆滑。故时人号为“苏摸棱”或“摸棱宰相”。后因用为处事圆滑的典故。宋.陆游《老健》诗:“

  • 舟壑

    源见“藏舟去壑”。比喻世事。南朝 梁沈约《长歌行》:“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词语舟壑】   汉语大词典:舟壑

  • 镜断钗分

    源见“破镜重圆”、“钗股分金”。比喻夫妻或情人分离。宋吴潜《蝶恋花.吴中赵园》词:“镜断钗分何处续,伤心芳草庭前绿。”【词语镜断钗分】   汉语大词典:镜断钗分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是说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凶猛气势,等敌人疲劳松懈往回撤的时候再举行进攻。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孙子说的‘

  • 点石成金

    亦作“点铁成金”。古代方士称能用丹将石(铁)点化成金。《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后用以比喻把别人文章略加点窜,顿然改观。宋代黄庭坚《答洪驹文书》:“老杜作诗,退之

  • 穆驭良

    源见“穆王八骏”。泛指驾驭骏马。清黄景仁《泥涂叹》诗:“纵有穆驭良,为功逊乘橇。”

  • 冤狱为虫

    源见“秦狱气”。形容冤愤郁结难消。唐骆宾王《萤火赋》:“知战场之有磷,悟冤狱之为虫。”

  • 启予足,启予手

    启:开。 揭开衣衾看看我的脚和手。 古人用作临终的代称。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朱熹集注:“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

  • 合浦珠

    源见“合浦珠还”。指珍珠。南朝 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盈尺青铜镜,径寸合浦珠。”

  • 叔子残碑

    源见“堕泪碑”。即羊祜碑。宋刘仙伦《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词:“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