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筑室反耕

筑室反耕

左传.宣公十五年》:“夏五月,楚师将去宋(楚庄王十九年,即公元前五九五年秋九月,楚兵围宋,到此时已历时九月),申犀(犀是楚大夫申舟之子。申舟,申是其食邑,舟是他的字,名无畏,即“文公十年”所提及的文之无畏)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无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据晋杜预注:‘未服宋而去,故日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僕(时申叔时为庄王驾车。申叔时是楚大夫),曰:‘筑室,反耕者(指筑室于宋,分兵归田,示无去志。这是古代围师久留的办法),宋必听命。’从之。”

春秋时,楚庄王出兵伐宋,围宋九月而宋不降。楚庄王想撤军,申犀代表其父向庄王提出不同的意见,庄王便采纳申叔时的建议,打算用“筑室反耕”的办法长期围困宋国,以迫使宋国投降。

后因以“筑室反耕”表示长期屯兵,没有去意。

三国志.魏书.臧洪传》答陈琳书:“况僕据金城之固,驱士民之力,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伐,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


并列 建屋筑房,令士兵归田从事农耕。长期驻兵不撤。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杜预注:“筑室于宋,分兵归田,示无去志。”《三国志·魏书·臧洪传》:“况仆据金城之固,驱士民之力,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哉!”△多用于军事谋略方面。


【词语筑室反耕】  成语:筑室反耕汉语词典:筑室反耕

猜你喜欢

  • 政成驯雉

    同“政成三异”。宋曾巩《送高秘丞》诗:“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典源】《东观汉记·鲁恭》:“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

  • 思牵犬

    同“叹黄犬”。严复《哭林晚翠》诗之二:“加剑思牵犬,争权遇偾豚。”

  • 仙人履

    同“仙令双凫”。唐苏颋《饯荆州崔司马》诗:“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 畏影避迹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以“畏影避迹”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扰。《陈书.萧

  • 旦气

    《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朱熹集注:“平旦之气,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后因以“旦气”泛指朝气。清褚人获《坚瓠补集.绮语销魂》:“夫销魂者,即坏心田之谓也……其曰‘最是断肠禁

  • 因人成事

    因:依靠。指毛遂对一同随行来的门客说:你们都是依靠别人力量把事情办成功。后以此典比喻人没有本事而依赖他人办事成功而坐享成果。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同意楚、赵联盟,楚出兵救赵,共同抗秦。当时楚考烈王、平原君

  • 绿野

    同“绿野堂”。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此公(指裴度)胸中亦未得全为无事人,绿野之游,岂易得哉!”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绿野天开裴令墅,冶城人识谢公墩。”【词语绿野】   汉语大词典:绿野

  • 晋阳之甲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后以“晋阳之甲”指地方长吏不满朝廷而举兵内向的举动。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殷荆州兴晋阳之甲,往与觊别,涕零,属以

  • 掌上飞燕

    源见“掌上舞”。形容舞姿轻盈。宋柳永《凤归云》词:“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

  • 九鸾钗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咸通九年(唐懿咸通九年为公元八六八年),同昌公主出降。宅于广化里,赐钱五百万贯,仍罄内库宝货,以实其宅。至于房栊户牖,无不以珍异饰之。……又有瑟瑟幕、纹布巾、火蚕绵、九玉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