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紫玉成烟

紫玉成烟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吴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韩重,年十九,有道术。女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重学于齐鲁之间,临去,属其父母,使求婚。王怒,不与女。玉结气死,葬阊门之外。三年重归,……具牲币,往吊于墓前。玉魂从墓出,见重,……乃左顾宛颈而歌……歌毕,歔欷流涕,要重还塚。……重感其言,送之还塚。玉与之饮讌,留三日三夜,尽夫妇之礼。临出,取径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毁其名,又绝其愿,复何言哉?时节自爱。若至吾家,致敬大王。’重既出,遂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讹言,以玷秽亡灵。此不过发塚取物,讬以鬼神。’趣收重。重走脱,至玉墓所诉之。玉曰:‘无忧。今归白王。’王粧梳,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玉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从远还,闻玉已死,故齊牲币,诣塚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不为发塚,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

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之女紫玉,欲嫁韩重,吴王不答应,玉气结而死。后韩重学毕回来吊墓,紫玉与重墓中相会,成夫妇之礼。吴王以盗墓罪捉拿韩重,韩逃脱后到塚前哭诉。紫玉魂说吴王释韩。玉母出抱持,玉忽化为烟灭。后以此用为男女生死情缘的典故。清吴伟业《萧史青门曲》诗:“青萍碧血它生果,紫玉魂归异代缘。”


【词语紫玉成烟】  成语:紫玉成烟

猜你喜欢

  • 熊罴之祥

    《诗经.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郑玄笺:“大人占之,谓以圣人占梦之法占之也。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虺蛇穴处,阴之祥也,故为生女。”后因以“熊罴之祥”

  • 斗百草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避毒气。”古代民俗,於五月五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后常用为节日郊游之典。宋.

  • 鸿嗸

    源见“哀鸿”。形容饥民哀号求食的惨状。清吴嘉洤《荛言呈林少穆抚部》诗:“往者值祲岁,居民惨鸿嗸。”【词语鸿嗸】   汉语大词典:鸿嗸

  • 击水游

    源见“鲲鹏展翅”。指高飞远举,大展宏图。明高启《登海昌城楼望海》诗:“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

  • 叹短衣

    源见“宁戚饭牛”。谓贤士慨叹怀才不遇、不得世用。唐杜甫《夜》诗:“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 长啸鸾音

    源见“苏门长啸”。形容啸声如凤鸣之音。唐李商隐《寄华岳孙逸人》诗:“惟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 芦花之虑

    源见“衣芦花”。谓亡妻临终对子女的忧虑。清李心衡《金川琐记.雷斌》:“夫新人如玉之嗟,儿女芦花之虑,一灵未泯,虽死犹生,女魂亦苦矣哉!”

  • 阪走丸

    同“阪上走丸”。宋陈师道《送参寥序》:“言之从违,诗之精粗,若水赴壑,阪走丸,倒囊出物,鸷鸟举而风迫之也。”【词语阪走丸】   汉语大词典:阪走丸

  • 云间陆士龙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晋人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二人均为才士。一次在张

  • 花朝月夕

    形容良辰美景。出自唐罗威的事迹。亦作“月夕花朝”。罗威,又作罗绍威,字端已,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其父即唐末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罗弘信去世,罗威便袭父位。天祐二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