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知所厝
见“不知所措”。
见“不知所措”。
源见“约法三章”。借指国法。唐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诗:“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同“飘茵堕溷”。清 捧花生《画舫馀谭》:“夫姬既薄命为花,后此之堕溷飘茵,诚难自主。”见“坠茵落溷”。【词语堕溷飘茵】 成语:堕溷飘茵汉语大词典:堕溷飘茵
缉(jī机):编织。也作“编柳”,即把用柳木制成的木片编结成书简。王僧孺(465-522年)字僧孺,东海郯(tán谈)(今山东郯城北)人。曾仕齐、梁,官至御史中丞。幼年聪慧,家贫,经常给人抄书来赡养母
源见“田家荆合”。指兄弟。清孙枝蔚《赠汪舟次》诗之一:“三冬辞裙布,万里隔荆株。”【词语荆株】 汉语大词典:荆株
同“铜人辞汉”。明邢昉《故宫燕》诗:“钟?何年去洛阳,仙人辞汉泪成行。”
《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后以“日理万机”形容当政者处理政务繁忙,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务。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
源见“蒲柳姿”。喻未老早衰的身躯。明文徵明《次董子元夜话韵答朱邦宪》:“近水芙蓉聊自照,望秋蒲柳已先残。”
隔绝和蒙蔽。《汉书.刘向传》:“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也作“雍蔽”、“拥蔽”,《史记.秦始皇本纪》:“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词语壅蔽】 汉语大词典
不施行教练,便叫人去作战,这就叫抛弃他们。语出《论语.子路》:“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后多引作〔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三国.蜀.诸葛亮《将苑.习练》:“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
同“三神山”。唐刘禹锡《怀妓》诗之四:“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清黄遵宪《和沈子培同年》:“缥缈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词语三山】 汉语大词典: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