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群鸡一鹤

群鸡一鹤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超然出众。《晋书.嵇绍传》:“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亦作“鹤立鸡群”。现在也用来讽刺自鸣清高、脱离群众的人。参见“鹤立鸡群”条。


并列 鸡群中一只鹤。比喻超然出众。语本《晋书·嵇绍传》:“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褒义。一般用来形容显得很突出的人;也用来讽刺自命清高、脱离群众的人,含讽刺意味。↔鸦随鸾陈。 也作“群鸡之鹤”。


猜你喜欢

  • 因兔守株

    源见“守株待兔”。谓为某种利益而墨守成规。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久远。 意谓为文须讲求语言艺术。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后多引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圯上之术

    源见“圯桥进履”。泛指名师传授的兵法。南朝 梁萧纲《华阳陶先生墓志铭》:“余昔在枌壤,早逢圯上之术;今簉元良,屡禀浮丘之教。”

  • 社燕秋鸿

    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鸿雁秋时来,春时去。以此比喻刚刚相见,立即又相分别。宋代苏轼《送陈睦知潭州》诗:“有如社燕与秋鸿,相逢未稳还相送。”并列 春社之日燕来,秋社之日去雁,则春社之日去,秋社之日来。

  • 羊蹴蔬

    同“羊踏菜园”。宋黄庭坚《戏赠彦深》诗:“上丁分膰一饱饭,藏神梦诉羊蹴蔬。”

  • 甘露之变

    唐文宗太和九年,宰相李训、王涯等,谋诔宦官,使人诈言左金吾厅院后石榴树上有甘露,请帝观之,而密伏甲兵于厅内,想借此引宦官们到厅事后杀之。宦官仇士良带领诸宦先至,见幕下伏甲兵,大惊,急忙扶帝辇入内,一面

  • 衣锦归

    也作“锦旋”、“锦还”、“衣锦还乡”。穿着锦服回家。柳庆远字文和,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南朝齐时任尚书郎、大司马中兵参军、建武将军、魏兴太守等职。梁高祖即位,任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

  • 雀箓

    源见“赤雀衔书”。传说中赤雀所衔的丹书。后泛指重要的史籍文献。《北齐书.樊逊传》:“昔百里相秦,名存雀箓;萧 张辅沛,姓在河书。”【词语雀箓】   汉语大词典:雀箓

  • 孤林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 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后遂以“孤林”称孤儿。明文徵明《褒节堂记》:“汝宁民

  • 精诚贯日

    源见“白虹贯日”。谓精诚感天。柳亚子《哭龚铁铮烈士》诗:“成败空天问,精诚贯日明。”见“精贯白日”。元·白朴《沁园春·十二月十四日为平章吕公寿》:“盖世名豪一把金汤固守,~,衣冠不改,意气横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