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老舍《小坡的生日·上学》:“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的神气。”【词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同“炊琼爇桂”。清李渔《有年》诗:“刈罢呼儿还拾穗,炊珠时节眼前过。”
同“山公醉酒”。唐温庭筠《题友人池亭》诗:“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明冯惟敏《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山翁醉,曲米能消杜甫愁。”
《庄子.说剑》载:昔赵文王好剑,剑士三千,日夜击剑,死伤者岁百余人。庄子往劝之,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不再观剑
箫韶:古乐曲名。意谓《箫韶》乐曲奏过九次,凤凰也会飞来舞蹈。后以此典作最优美音乐代称。【出典】:《史记》卷2《夏本纪》81页:“《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集解》引孔安国曰:“《箫韶》,舜乐名。备乐九
旧题汉.东方朔《十洲记》:“炎洲,在南海中。……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取其兽毛,以缉为布,时人号为火浣布,此是也。”旧题晋.王嘉《拾遗记》:“有冰蚕,长七寸,黑色
?( ㄨㄟˋ wèi ):晒。 太阳当顶,正好晒物;刀拿在手,就要割物。 比喻作事应抓紧良机。语出《六韬.文韬.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
同“范叔袍”。李光《河山四律》诗之三:“丘坟我已悬徐剑,湖海人犹著范袍。”
源见“周王宴镐”。借指君臣同宴乐。燕,同“宴”。明屠隆《綵毫记.为国荐贤》:“燕镐皇恩渥,横汾圣藻雄。”
源见“鹿走姑苏台”。表示国家败亡,宫殿荒废。元张翥《忆姑苏》诗:“台上麋游香径冷,陵头虎去剑池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