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薛元敬传》:“元敬,隋选郎迈之子,与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为长离,德音为鸑鷟,元敬年最少,为鵷雏。”后以“河东三凤”指薛收、薛德音、薛元敬。三人同时以才华名于世。明 邵璨《
源见“梁园赋雪”。指在达官显贵之家奉命吟赋。南朝 齐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故舍来场圃,奉笔兔园,东乱三江,西浮七泽。”
源见“克绍箕裘”。指先辈的事业或继承先辈之业。元 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平生何限风流,先世簪缨,旧业箕裘。”
源见“灞桥”。古人至灞桥折柳赠别,因借以抒写离情别绪。宋苏庠《鹧鸪天》词:“天杳杳,路悠悠……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
《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yuān chú,凤凰一类的鸟),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又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
唐刘禹锡《酬柳柳州家鸡之赠》诗:“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芽敛手徒。”脚,指汉字笔形中的捺,俗称为捺脚。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脚”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戏称柳宗元书法的名号。后世又以之指称柳公权的书法。宋苏
源见“羊祜识金环”。旧时指前生之事。唐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之一:“何悟藏环早,才知拜璧年。”
源见“剪发待宾”。称扬母亲贤明。清张岱《课儿读诗》:“小人有母,剉荐截发,无米妇难以作居停。”
源见“青藜照阁”。谓精心校勘书籍。清叶廷琯《吹网录.劫灰录补注跋》:“仆虽不才,固尝侍从兰台,校藜天禄。”【词语校藜】 汉语大词典:校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