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西窗剪烛

西窗剪烛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诗人想象回家后深夜与妻畅谈的情景。烛燃既久,烛心结成穗形的花,烛光为之昏暗,须用烛剪剪去。后用为咏怀念亲人之语典,也泛指友人欢聚畅谈。

清.敦诚《寄怀曹雪芹》诗:“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偏正 在西窗前剪除烛花。原形容想念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或情人聚谈。语本唐·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清·尹会一《健馀尺牍·答查履方》:“接奉手谕,旧雨情深,不异~。”△常用于表示挚友或情人相聚时促膝谈心的情景。也作“剪烛西窗”。


【典源】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今译】 唐代诗人李商隐寓居蜀地时作诗,诗中写道:“你问我何时归来,我归期尚未确定,听那巴山夜雨涨满了秋池,平添我的愁绪。何日才能与你相见,在西窗下相对剪烛夜话,回叙今夜的情怀,那该是怎样的高兴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分离的夫妻、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

【典形】 巴山夜雨、共君听雨、剪烛话巴山、听夜雨、听雨巴山、同剪灯语、西窗剪烛、西窗夜雨、西窗烛、剪烛西窗、剪灯深坐、剪灯听雨、名山夜雨、西廨剪烛。

【示例】

〔巴山夜雨〕 宋·张炎《塞翁吟》:“尚记得、巴山夜雨,耿无语,共说生平。”

〔共君听雨〕 元·彭元逊《子夜歌·和刘尚友韵》:“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听雨。”

〔剪烛话巴山〕 元·王国器 《踏莎行·破窗风雨》:“检书剪烛话巴山,秋池回首人千里。”

〔听夜雨〕 清·黄景仁《春暮呈容甫》:“对床听夜雨,分枕梦青山。”

〔听雨巴山〕 宋·张炎《征招·答仇山村见寄》:“瘦吟心共苦,知几度、剪灯窗小。何时更、听雨巴山,赋草池春晓。”

〔同剪灯语〕 宋·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寂寥西窗坐久,故人悭会遇,同剪灯语。”

〔西窗剪烛〕 清·秋瑾《秋雨》:“西窗剪烛话巴池,云黑应催工部诗。”

〔西窗烛〕 清·纳兰性德《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词语西窗剪烛】  成语:西窗剪烛汉语词典:西窗剪烛

猜你喜欢

  • 气振长平瓦

    参见:武安振瓦

  • 猿臂不封侯

    同“李广难封”。李广又称猿臂将军。宋戴复古《望江南》词:“自谓虎头须食肉,谁知猿臂不封侯。”

  • 西笑望长安

    同“西笑”。清程先贞《感遇》诗:“西笑望长安,高高隔烟树。”

  • 傍刘

    源见“王粲登楼”。谓依靠有权势者。明汤显祖《刘思云锦衣谢客服饵代诸词客戏作》诗:“身当列第宜张楚,客向登楼欲傍刘。”

  • 雩风

    源见“沂水舞雩”。谓赏心的遂志春风。宋王奕《水调歌头.舟过桃源适逢初度和欧阳楚翁韵》词:“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 大槐国

    源见“南柯梦”。指南柯梦中的槐安国。借指虚幻无常的富贵权势。宋吴潜《贺新郎.和赵丞相见寿》词:“安得结庐相近傍,买闲田、数亩躬耕筑。已梦断,大槐国。”

  • 从东骏

    参见:天马

  • 傅岩野

    源见“拔才岩穴”。指贤士栖隐之地。宋陆游《杂感》诗之一:“吕钓渭水滨,说筑傅岩野。”

  • 仆奴看屈子

    同“仆命骚”。宋陆游《简邢德允》诗:“岂但仆奴看屈子,直须涂改到生民。”

  • 雨沾云惹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情爱。唐杜牧《羊栏浦夜陪宴会》诗:“弋槛营中夜未央,雨沾云惹待襄王。”并列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