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西缶雪耻

西缶雪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秦昭王倚仗强大的国势,向赵强索传国之宝“和氏璧”。赵臣蔺相如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得以完璧归赵。公元前二七九年,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会上,秦王强使赵王为其鼓瑟,而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音fǒu,古代一种乐器)。蔺相如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相威胁,终于迫使秦王“为一击缻(同缶)”。从而为赵雪耻。

六国之中,秦在西方,故称秦王在渑池会上所击之缶为“西缶”。后以“西缶雪耻”为折服强敌,为国雪耻之典。

文选》卷十晋.潘岳《西征赋》:“耻东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


猜你喜欢

  • 蹐地局天

    同“局天蹐地”。唐白居易《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蹐地局天,不胜大愿。”【词语蹐地局天】  成语:蹐地局天汉语大词典:蹐地局天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北堂书钞》卷六十五引《晋傅玄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与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比喻说人经常接触什么。将会受到影响。后因用指人的品行将因环境影响而发

  • 戮力同心

    《国语.齐语》:“与诸侯饰牲为载,以约誓于上下庶神,与诸侯戮力同心。”戮力:并力。后因以“戮力同心”形容齐心协力。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袁术传》:“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冀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

  • 岱宗限

    源见“游岱”。指死期。南朝 宋鲍照《松柏篇》:“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 其然,岂其然乎

    是如此的吗?难道真是如此的吗? 表示将信将疑之辞。语出《论语.宪问》:“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

  • 蒹葭倚玉树

    《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曹叡)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蒹葭,芦苇,是俗贱之物,用以比毛曾;玉树,高贵美好之物,用以比规格负一时重望的夏侯玄。“蒹葭倚玉树”,常用比喻两人美

  • 呼庚

    源见“呼庚癸”。谓请求接济粮食。《明史.张凤翼传》:“贼所至因粮于我,人皆宿饱,我所至樵苏后爨,动辄呼庚。”清李渔《奈何天.助边》:“见边庭乏饷,军士呼庚,主帅量沙。”亦泛指向人借贷。清曹寅《寅斋即事

  • 尸鸠之平

    源见“鸤鸠之仁”。谓对属下一视同仁。《后汉书.袁绍传》:“惟陛下垂尸鸠之平,绝邪谄之论,无令愚臣结恨三泉。”偏正 尸鸠,即鸤鸠,布谷鸟。传说布谷鸟哺育众雏能平均如一。后用以比喻对人待物能公平如一。语本

  • 阮籍之悲

    同“阮籍哭”。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但某穷途异县,歧路他乡,非无阮籍之悲,诚有杨朱之泣。”

  • 惩羹

    同“惩羹吹齑”。宋虞俦《喜晴》诗:“半䔩惊魂犹未定,老农那得不惩羹?”【词语惩羹】   汉语大词典:惩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