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读书三余

读书三余

古人所谓读书应当利用的三种余暇时间:即冬天、夜晚和阴雨天。《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参见“三余”条。


其他 读书应当利用冬天、夜晚、阴雨天三种暇余的时间。语本《三国志·魏书·王朗传附王肃传》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例]他能~,学问大进。△用于读书方面。


【词语读书三余】  成语:读书三余汉语词典:读书三余

猜你喜欢

  • 折腰行

    源见“孙寿愁眉”。指女子摆动腰肢扭捏而行。宋刘筠《前槛十二韵》:“折腰行太缓,连琐语何频?”

  • 羊说

    同“屠羊说”。晋葛洪《抱朴子.嘉遁》:“羊说安乎屠肆,杨朱吝其一毛。”【词语羊说】   汉语大词典:羊说

  • 蹇之匪躬

    同“蹇蹇匪躬”。清钱谦益《匪斋记》:“客有唁予者曰:‘《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易子乎?’”见“蹇蹇匪躬”。清·钱谦益《匪斋记》:“安知上不以 ~勖子乎?”【词语蹇之匪躬】

  • 里丑捧心

    源见“东施效颦”。比喻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里丑捧心,不关西施之颦矣。”主谓 《庄子·天运》载,美女西施犯有胃病,常以手按着心口且皱着眉头。西施同村的丑姑娘见了,也学着

  • 驱九折

    同“驱车九折阪”。元曹文晦《行路难》诗:“王阳不能驱九折,郦生祸起三寸舌。”

  • 放伐

    《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后以“放伐”谓用武力讨伐、放逐暴虐君主。明王廷相《雅述》下篇:“揖让之后为放伐,放伐之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词语

  • 金华

    源见“叱石为羊”。指传说中的仙人石室。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四十:“共爱初平住九霞,焚香不出闭金华。”亦指居住石室的仙人黄初平。唐 吕岩《赠刘方处士》诗:“拟向烟霞煮白石,偶来城市见丹丘。受得金华出世术

  • 枯杨生稊

    《易.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稊:通“荑”,植物的嫩芽。干枯的杨树又生出了嫩芽。因以“枯杨生稊”比喻老夫娶少妻或老年得子。清.采蘅子《虫鸣漫录》:“老年人娶此少艾,枯杨生稊,大非所宜

  • 欺李广

    源见“灞陵呵夜”。借指下属欺凌失势的上司。清 丘逢甲《客邸晚怀》诗之二:“醉尉径能欺李广,冷曹应共笑冯唐。”

  • 砺岳盟河

    同“河山带砺”。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夷凶戡难,尔既立于殊庸;砺岳盟河,予其忘于丰报。”并列 对着泰山、黄河盟誓。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载,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