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

过目:从眼前经过,意谓看一遍。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形容记忆力很强。荷融(?-383年),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市东)人,前秦王苻坚之弟,封阳平公。公元383年,苻坚大举攻晋,苻融统兵二十五万为先锋,攻陷寿阳(今安徽寿县)。淝水决战时,马倒被杀。苻融少时,聪明颖悟,一次一个老妇人傍晚时遇强盗,过路人替老妇人抓住强盗,盗贼反咬一口。老妇人因为天黑看不清楚,分辨不出,只好找苻融决断。苻融对他们二人说:“你二人一块走,先出凤阳门者不是强盗。”等他们回来,苻融厉声对后出门者说:“你是强盗,为何要诬诌好人。”苻融记忆力极强,听一遍就能把所听的东西背诵下来,看过一遍的东西,就永远不会忘记。汉魏时王粲博闻强记,所以人们都把苻融比作王粲。

【出典】:

晋书》卷114《苻融传》2934页:“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例句】:

金史·昭圣皇后传》:“性聪慧,凡字过目不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60回:“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连动 看过一遍就不会忘掉,形容记忆力特别强。《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褒义。用于描写记忆。→耳闻则诵 ↔土头土脑 也作“过目成诵”、“目即成诵”、“触目成诵”。


【词语过目不忘】  成语:过目不忘汉语词典:过目不忘

猜你喜欢

  • 谢庭赏雪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名公器也,不可多取

    名誉是世人共有的东西,个人不应取得太多。 反映古代道家以谦退为本的思想。语出《庄子.天运》:“老子曰:‘名公器也,不可多取。’”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古人云:‘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仆是何者?

  • 烈士徇名

    见〔贪夫徇财,烈士徇名〕。主谓 徇,同“殉”,为维护某种事物而牺牲性命。忠烈之士为维护名誉而献身。《史记·伯夷列传》:“贪夫徇财,~,夸者死权,众庶冯生。”△褒义。用于写忠烈之士。【词语烈士徇名】  

  • 罍耻

    源见“瓶竭罍耻”。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清王夫之《显考武夷府君行状》:“鲜民罍耻之年,正故国天崩之日。”亦谓饮酒至尽,酒器皆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阴注阳受》:“其人以巨杯引满而饮,寝少顷而觉,觉而

  • 孤鸿避弋

    源见“鸿飞冥冥”。比喻高才贤士远走高飞,全身避祸。宋苏轼《次韵程正辅》:“孤鸿方避弋,老骥犹在坰。”

  •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失故步

    源见“邯郸学步”。谓摹仿别人不成,反失去自己固有的技能和长处。唐张彦远《书法要录》:“皆失故步,名亦稍退。”

  • 士死知己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后因以“士死知己”谓士人愿为知己者牺牲性命。三国 魏曹操《祀故太尉乔玄文》:“士死知己,怀此无忘。”见“士为知己者死”。汉·曹操《

  • 吹箫乞丐

    源见“吴市吹箫”。指落难的志士。亦指乞讨者。清洪昇《长生殿.弹词》:“那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

  • 抟摇九万里

    同“抟翼万里”。唐李白《上李邕》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