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六耳不同谋”。元关汉卿《蝴蝶梦》二折:“岂不闻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词语六耳不通谋】 成语:六耳不通谋汉语大词典:六耳不通谋
源见“和衷共济”。谓和睦同心。《宋史.吴潜传》:“〔陛下〕明诏二三大臣,和衷竭虑,力改弦辙,收召贤哲,选用忠良。”【词语和衷】 汉语大词典:和衷
同“玉兔”。唐王勃《上明员外启》:“侧闻金乌耸辔,俯圆燧而抽光;瑶兔浮轮,候方诸而吐液。”【词语瑶兔】 汉语大词典:瑶兔
晋裴启《裴子语录》:“王大将军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便以如意击珊瑚唾壶,壶尽缺。”后因以“击缺唾壶”形容激赏诗文。唾壶:痰盂。王大将军:指王敦。述宾 咏诗时把痰壶都
同“名动金瓯”。宋石孝友《望海潮.元日上都运鲁大卿》词:“更德标银管,名覆金瓯。共看朝天路隐,归拜富民侯。”【典源】 唐·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唐)玄宗善八分书,凡命相,皆先以御笔书其姓名,置案
源见“楚筵辞醴”。谓受到君主冷遇。宋辛弃疾《最高楼》词:“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尚书.周书.金滕》:“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诒王,名之曰《鸱鸮》,王未敢诮
象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典出晋杜锡之事迹。杜锡字世瑕,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杜预之子,少有盛名,累迁太子中舍人。赵王伦篡位时,以之为治书御史,晋惠帝司马衷复位,迁吏部郎
《诗.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郑玄笺:“祜,福也。天下乐仰武王之德,欲其寿考之言也。”后因以“亿万斯年”极言年代的长久。唐李德裕《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真容赞》:“四渎宗海,众星拱辰。亿万
源见“嫦娥奔月”。神话传说中的月中女神。南朝 宋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诗:“婺女俪经星,嫦娥栖飞月。”亦借指月亮。明唐寅《掏水月在手》诗:“玉纤弄水金钿湿,要捧嫦娥对面看。”【词语嫦娥】 汉语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