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胡澹庵十年贬海外,北归之日,饮于湘潭胡氏园,题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谓侍妓黎倩也。”后因以“梨涡”指酒涡,亦借指美女。宋朱熹《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
《明史.孙炎传》:“孙炎为处州总制,时苗军作乱,炎被执,胁降,不屈。贼帅贺仁德以燖雁斗酒啖炎,炎拔剑割雁,且饮且骂,不屈而死。”〔燖:音xún,炖煮。啖:音dàn,(使)吃。〕孙炎“拔剑割雁,且饮且骂
《三国志.魏书.杜袭传》:“夫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今区区之许攸,何足
《庄子.徐无鬼》:“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郭象注:“马以过分为害。”成玄英疏:“害马者,谓分外之事也。”后因以“害马”喻指有危害性的事物。晋孙绰《游天台山赋
同“才与不才间”。清 丘逢甲《题俞柏惠呆人听瀑图》诗:“尘根久净耳非耳,道旨中存材不材。”
《墨子.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后多指没有亲身体验,不知事情经过的艰难为“不知甘苦”。述宾 不知道甜的和苦的。形容不知道事情内中的艰辛。《墨子·非攻上》:“少
晋代律学家荀勖( ㄒㄩˋ xù 序)精通音律的故事。《晋书.荀勖传》:“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谐则铎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牛铎:牛项下所
源见“滥竽充数”。指不学无术的人。唐刘禹锡《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赠答十韵》:“铨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词语齐竽】 汉语大词典:齐竽
形容像鱼群一般,头尾相接,连续而出。出自隋炀帝事迹。隋炀帝名杨广(568-618年),为隋文帝杨坚的第二子。开皇元年(581年)被封为晋王。曾任隋并州总管、河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等
同”“管城子”。宋杨万里《霜寒》诗之二:“只缘青女降,便与管城疏。”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词语管城】 汉语大词典: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