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香象渡河

香象渡河

《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据《维摩经》注释说:“香象,青香象也,身出香风。”)。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又据宋释道原所著《景德传灯录》说,同在佛所闻说一味之法,然所证有浅深。譬如兔马象三兽渡河,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彻底截流。

“香象渡河”原是佛教用语,用以比喻悟道精深。后借以比喻美好的诗文写得精辟透彻。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二七:“李杜(指李白、杜甫)数公,如金鳷擘海(《诗人玉屑》“鳷作“翅”,擘,音bó,分开。金鳷擘海比喻笔力雄健),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指孟郊、贾岛),直虫(《诗人玉屑》引作蛩)吟草间耳。”


主谓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深刻。语本《优婆塞戒经》卷1:“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也用以形容诗文精辟深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8:“严沧浪借禅喻诗,所谓羚羊挂角,~,有神韵可味,无迹象可寻。”△多用于佛教方面。→金翅擘海。也作“渡河香象”、“香象绝流”。


【词语香象渡河】  成语:香象渡河汉语词典:香象渡河

猜你喜欢

  • 左车良谋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

  • 萋锦

    同“贝萋”。宋范成大《龙学侍郎清河侯张公挽词》之二:“太息逢萋锦,平生付薄冰。”【词语萋锦】   汉语大词典:萋锦

  • 颜阖逾墙

    《庄子.让王》:“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陋闾,苴布之衣而自饭牛……故若颜阖者,真恶富贵。”《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吕氏春秋.贵生

  • 桂丛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楚辞.招隐士》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句,形容隐居地景色之幽静。后遂用为归隐居所之典。唐.杜甫《遣闷奉呈严公

  • 移山愚

    源见“愚公移山”。指不怕困难敢于移山的愚公。清 刘存仁《山城谣戏效韩苏体》诗:“为民请命达台宪,赤心难效移山愚。”

  • 短辕

    源见“犊车麈尾”。指牛车或粗俗小车。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啸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宋苏轼《书韩幹〈牧马图〉》诗:“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词语短辕】   汉语大词典:短辕

  • 三年窥墙

    同“三年窥宋”。宋黄庭坚《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诗:“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窥墙亦面壁。”偏正 在墙头偷看了三年。女子对男子的倾慕与追求。语本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

  • 钻李

    《晋书.王戎传》:“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词语钻李】   汉语大词典:钻李

  • 七纵

    同“七纵七擒”。唐张说《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授桴作气,有七纵之能;孤剑无前,当万人之敌。”【词语七纵】   汉语大词典:七纵

  • 相如四壁

    源见“家徒四壁”。指司马相如未遇时极为贫困。亦借指未发迹的士人身居贫困。明张凤翼《红拂记.奇逢旧侣》:“怜取相如四壁,把家资罄竭相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