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髀重

髀重

同“髀肉复生”。唐姚合《赠卢大夫将军》诗:“上山嫌髀重,拔剑叹衣生。”


猜你喜欢

  • 蓝田出玉

    同“蓝田生玉”。《宋书.谢庄传》:“太祖见(谢庄)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曰:‘蓝田出玉,岂虚也哉?’”见“蓝田生玉”。《宋书·谢庄传》:“(庄)及长,韶令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

  • 池鱼遭殃

    见“池鱼之殃”。【词语池鱼遭殃】  成语:池鱼遭殃汉语大词典:池鱼遭殃

  • 丁固生松

    同“丁固梦松”。唐李瀚《蒙求》:“王濬悬刀,丁固生松。”主谓 指梦幻成真。传说三国吴丁固梦松生腹上,预言十八年后为公,果如其言。盖松字乃十八公之合字。[例]~,只是梦幻与现实巧合而已,并非梦幻都能成真

  • 谢公高卧

    源见“东山再起”。谓安然隐居。清 丘逢甲《寄怀维卿师桂林》诗之四:“谢公高卧应难稳,丝竹中年带泪听。”

  •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和气:和睦的气氛。致:招致。祥:吉祥。乖气:乖戾的气氛。异:灾异。 意谓和睦招致吉祥,不和睦招致灾祸。 旧时调解纠纷时常用作劝慰的话。语出《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

  • 庄筌

    源见“得鱼忘荃”。喻指古人的言辞。唐骆宾王《答员半千书》:“足下雅得古人之致,不乏先贤之适。自守庄筌,无婴魏网。”

  • 秦庭唏嘘

    同“秦庭之哭”。周伟仁《有感》诗之三:“秦庭七日枉唏嘘,顿足捶胸恨未舒。”

  • 不乐成人之美

    见〔小人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 藜阁火

    源见“青藜照阁”。谓夜读的灯火。清顾贞观《满江红.留别诸昆从》词:“笑我仍分藜阁火,输他便纵琼林辔。”

  • 不食武昌鱼

    《三国志.陆凯传》载:三国 吴嗣主孙皓从建业迁都武昌,丞相陆凯进谏,疏中引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后用为怀恋故土的典故。明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