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李广难封”。谓才能平庸者受赏得封。柳亚子《诸将》诗之三:“李蔡封侯本下中,控弦南牧为谁雄?”
同“绠短汲深”。唐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序:“顾才不称物,短绠汲深。”主谓 太短的绳子不能汲取深井中的水,比喻人学识浅陋,不明深理,或不胜重任。《管子》:“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荀
形容灾荒、战乱或苛征暴敛造成百姓贫困、流离失所的惨象。《宋史.余靖传》:“今自西陲用兵,国帑虚竭,民亡储蓄,十室九空。”亡:同“无”。主谓 室,人家,房屋。十户人家有九户空虚无人。形容人民因灾荒、战乱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郑玄注:“定,安其床衽也;省,问其安否何如。”后因以“晨昏定省”指早晚服侍慰问双亲。旧时为子女侍奉父母或亲长的日常礼节。《汉书.杜周传》:“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
《书.益稷》:“〔帝〕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孔传:“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后以“喜起”谓君臣协和,政治美盛。清黄宗羲《子刘子形状》:“方且为内降,为留中不报,又何以追
源见“中原逐鹿”。喻夺得天下。宋王谠《唐语林.言语》:“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词语猎鹿】 汉语大词典:猎鹿
亦作“怨偶”。不和睦的夫妻。《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仇。”也借指敌对的双方。《后汉书.朱冯虞郑周传赞》:“郑、窦怨偶,代相为仇。”【词语怨耦】 汉语大词典:怨耦
魏.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此诗为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出征高干时所作,诗歌描述了太行山的雄伟以及战争中的艰辛,士兵的苦难和自己的悲壮情怀
《战国策.秦策二》:“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战国时期魏文侯信任乐羊而不听谗言。后以“魏侯重”喻指人主信任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