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门彘肩

鸿门彘肩

彘(zhì智)肩:猪腿。此典指樊哙在项羽所设鸿门宴上喝酒吃生猪腿,用豪言壮语不怕死之无畏气慨,震慑了项羽,使他们谋害刘邦的计划未能实现,刘邦逃回汉营。后以此典比喻言行豪壮、勇敢无畏的英雄义士之壮举。樊哙(?——前189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以杀狗卖狗肉为业,初随刘邦起兵反秦,为得力部将,以军功赐爵,封贤成君。刘邦带兵十万攻破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留恋宫廷生活,樊哙与张良力劝刘邦封闭秦宫府库,还军霸上(今陕西西安东)。项羽领四十万大军来到鸿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刘邦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告密项羽,说刘邦想称王汉中,将占有秦宫室珍宝。项羽大怒,其谋士范增极力主张击杀刘邦。刘邦感到关系紧张,请托项羽的叔叔项伯去说项羽缓和气氛。同时,刘邦带百余骑亲自到鸿门拜会项羽,项羽大摆酒席接待。谋士范增先后三次暗示项羽在宴席间杀掉刘邦,以除后患,项羽默然不答。范增又使项庄在宴前舞剑,企图刺杀刘邦,项伯也拔剑起舞,以身遮掩刘邦。张良急到营门告诉樊哙,樊哙立即带剑拿盾闯进军门。矛戟交叉之卫士想阻止他,不让进去,樊哙侧过盾一撞,卫士倒仆地上,樊哙冲进去,掀开帷帐,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王,头发竖起,两边眼角都裂开了。项羽按剑起身,说:“来客是干什么的?”张良接答:“是沛公之参乘,叫樊哙。”项羽说:“这是壮士,赐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身站着喝了。项羽说:“赐给他猪腿。”左右的人又给他一条生猪腿。樊哙把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剑切了就吃。项羽说:“壮士,能再喝酒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躲避,一杯酒难道还值得推辞!那秦王有着虎狼般恶狠心肠,杀人唯恐不完,用刑唯恐不尽,天下人都叛离他。楚怀王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在关中为王。现在沛公打败秦军进入咸阳,连毫毛那样小的东西也不敢沾边,封闭秦宫室,回军霸上,等到大王到来。其所以派将把守关口,是为了防备强盗出入和非常情况。如此劳苦功高,没有封侯之奖赏,大王却听信谗言,要杀有功的人。这不过是继续走秦朝灭亡之老路罢了。我私下认为,大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项羽没话回答,说:“坐。”樊哙挨张良坐下。坐一会,沛公起身上厕所,趁机招呼樊哙出来,于是逃脱回汉营。此典又作“咀彘肩”、“彘肩酒”、“斗酒彘肩”、“鸿门一彘肩”。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13页:“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zhēn抻,睁大眼睛)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zì自,眼角)尽裂。项王按剑而跽(jì寄,双膝跪地,上身挺直)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cān shèng餐胜,陪乘人)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zhī芝,酒器)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dàn蛋,吃)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例句】:

晋·潘岳《西征赋》:“樊抗愤以卮酒,咀彘肩以激扬。” 宋·陆游《遣兴》:“壮心易尽彘肩酒,义气肯贪熊掌鱼。” 宋·刘过《沁园春·寄辛承旨》:“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婷婷三尸队,且噉鸿门一彘肩。”


猜你喜欢

  • 维翰

    源见“藩垣”。比喻捍卫。亦借指保卫国家的重臣。《晋书.宗室八王传序》:“始则韩 彭菹醢,次乃吴 楚称乱。然虽克灭权福,犹足维翰王畿。”南朝 梁江淹《萧冠军进号征虏诏》:“门下维翰之重,实资名品。”【词

  • 和氏泣

    同“和玉悲”。元卢琦《望湖亭》诗:“黄金孰铸子期形,白玉空教和氏泣。”

  • 白日赤丸

    源见“探丸借客”。指大白天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明袁宏道《巷门歌》:“猫竹为墙杉作城,白日赤丸盗公行。”

  • 移山

    源见“愚公移山”。移动山岳。比喻不怕困难、坚持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词语移山】   汉语大词典:移山

  • 为人谋而不忠

    忠:指尽心竭力地办事。 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竭力。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汉.应劭《风俗通义.过誉》:“为人谋而不忠,爱人而以姑息

  • 八十鹰扬

    《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鹰扬,如鹰之飞扬。”《孔丛子.说问》:“太公勤学苦志,八十而遇文王。”指姜太公八十岁时被周文王重用,发挥才干,威武勇猛,灭殷而建立周王朝。后以“八十

  • 郭璞游仙

    《文选》卷二十一郭景纯(璞)《游仙诗》唐.李善注:“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飡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晋.郭璞著有《游仙诗》,

  • 河谶龙马

    《尚书.周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旧题汉.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尚书中候》:“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绿色。”

  • 柱下史

    312 ① 周代藏书室的长官。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因以称老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唐代李贤注引应劭曰:“老子为周柱下史,朝隐

  •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挈瓶:提瓶准备汲水。假:借。 指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小聪明,就能谨守住汲器不往外借。 比喻懂得慎其所守。语出《左传.昭公七年》:“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智,守不假器,礼也。’”杜预注:“挈瓶汲者,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