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钩心斗角”条。见“钩心斗角”。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因为……演出的目的是救助失学儿童,所以,团体的气氛相当融洽,没有互相排挤,~,争名夺利的事。”“勾心斗角”比喻人们之间各使心机、明争暗斗
同“鸣鼓而攻”。唐杜牧《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词语鸣攻】 汉语大词典:鸣攻
《梁书.范缜传》:“子良(竟陵王萧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因贱贫?’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
同“聚米为谷”。明阮大铖《燕子笺.平胡》:“探囊发策,聚米论兵,奇功一一达圣明。”
源见“灞陵呵夜”。指因失势受下属欺凌。明陈子龙《壮游行》:“选人不就太常祝,夜饮不逢小尉呵。”
源见“江淹梦笔”。指绚丽的文笔。宋贺铸《青玉案》词:“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清顾炎武《京阙篇》诗:“小臣摇彩笔,几欲拟张衡。”【词语彩笔】 汉语大词典:彩笔
《新唐书.拂菻国传》:“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赤,枝格交错,高三四尺,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海中有珊瑚,觅之者以铁网布于水底,然后绞而出之
源见“老龙”。谓老子之道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莫测。宋陆游《读老子传》诗:“但说周公曾入梦,宁于老子叹犹龙。”高旭《马小进以诗见赠次韵答之》:“老子犹龙差解事,一丘之貉倍堪哀。”
同“高阁置”。《宋书.王微传》:“恐君逢此时,或亦不免高阁。”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二》:“至于会议出,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恐祖制终难高阁也。”【词语高阁】 汉语大词典:高阁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唐白居易《答元郎中》诗:“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词语乌头白】 汉语大词典:乌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