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鼎足三分

鼎足三分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蒯通劝说大将韩信反汉语曰:“当今两主之命县(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鼎足,鼎脚也。鼎是三只脚的古代炊具。楚汉相争时,蒯通劝韩信反汉自立,与楚汉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后遂以鼎足三分喻三方并立。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汉家王气已将终,鼎足三分各自雄。”


主谓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国演义》120回:“~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鼎,不读作tǐng。△多用于局势方面。→鼎足而居 分庭抗礼 ↔一统天下大同世界。也作“鼎分三足”、“鼎足而三”、“三分鼎峙”、“三分鼎立”、“三足鼎立”、“三分鼎足”。


【词语鼎足三分】  成语:鼎足三分汉语词典:鼎足三分

猜你喜欢

  • 求仲客

    同“求仲”。清唐孙华《次韵黄忍庵宫赞》:“荒径偶来求仲客,帝城久绝子公书。”

  • 大冯君与小冯君

    《汉书.冯奉世传》:西汉名将冯奉世的两个儿子冯野王和冯立,相继为上郡太守,皆有治绩。“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

  • 纶册

    源见“纶綍”。指皇帝的册命。南朝 梁江淹《为萧重让扬州表》:“复降纶册,徽采兼明,影迹交战,水烟相薄。”【词语纶册】   汉语大词典:纶册

  • 交杯

    旧式举行婚礼时,新婚夫妇交换酒杯饮酒,叫“交杯”。又叫“合卺( ㄐㄧㄣˇ jǐn 仅)”、“交卺”。宋代王得臣《塵史.风俗》:“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其所饮的酒,

  • 蒲鞯角上书

    源见“牛角挂书”。指《汉书》。清汪懋麟《十二砚斋落成自题》诗之四:“不才无补丝毫事,消得蒲鞯角上书。”

  • 狐首之思

    同“狐死首丘”。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陶(雍陶)得书悸赧,方有狐首之思。”

  • 相寻梦

    源见“梦魂相觅”。形容对朋友的思念。清钱谦益《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诗之一:“停车欲作相寻梦,睡眼揩时泪已吞。”

  • 幽人贞吉

    《周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唐.孔颖达疏:“履道坦坦者,易无险难也。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履卦》所谓“幽人贞吉”意思是说幽隐之人能守正得吉。后因用作咏隐士的典故

  • 不哑不聋

    同“不痴不聋”。《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绍兴二十八年:‘敢问大众,因甚不觉?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见“不痴不聋”。《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绍兴二十八年‘敢问大众,因甚不觉

  • 白燕瑞书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四:“元后在家,尝有白燕衔白石,大如卵,坠后绩筐中。后取之,石自剖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复还合,乃宝录焉。后为皇后,常并置玺笥中,谓为天玺也。”据传说,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