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晋桓温北征,偶于金城见到从前所栽种的柳树都已成长,睹木思人,便油然产生了“迟暮”之
同“彩衣娱亲”。清李渔《赠叶修卜使君》诗:“移忠作孝事希闻,彩服承欢赖有君。”
同“蒲鞭”。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约法遵宽,设蒲鞭之耻。”
源见“鲲鹏展翅”。谓飞行高远雄健。宋滕宗谅欧阳修等《鹤联句》:“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沉。”亦用形容书法飞动雄健。唐蔡希综《书法论》:“夫书匪独不调端周正,先藉其笔力,始其作也,须急回疾下,鹰视鹏游,信
《汉武故事》:“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箸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汉武帝食王母仙桃而留核欲种,因为仙桃味美。后以“王母桃”为鲜美之桃的赞称。唐.刘禹锡《
凤有威仪。故称“威凤”;麟呈吉祥,故称“祥麟”。《宋书.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宋史.乐志一》:“(太平兴国)九年,岚州献祥麟。”古人认为凤凰和麒麟是吉祥的象征,天下太平时才出现。所以
源见“倚马才”。喻文思敏捷,一挥即就。宋刘辰翁《瑞鹤仙.寿翁丹山》词:“老子文章,挥毫立马,脱靴嫌污。”
同“象寄译鞮”。宋苏辙《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诗:“鱼龙定示知忠信,象译何须劳齿牙?”【词语象译】 汉语大词典:象译
见〔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偏正 没有其他办法,只好用这个办法。《六韬· 文韬·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多用于情状方面。【词语不得已而用之】 成语:不得已而用之汉语大词典:不得已而用之
谓出兵无正当理由。《晋书·石勒上》 “昔赤眉、黄巾横逆宇宙,所以一旦败亡者,正以兵出无名,聚而为乱。” ●《汉书·高帝纪》: “汉王自临晋渡河,魏王豹降,将兵……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