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星山

七星山

①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太姥山”条:七星山“以七石浮立海面如七星而名。嘉靖中,官军尝败倭于此”。

②在今台湾省本岛北端,为大屯火山群之最高峰。海拔1120米。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七星山“此山脱落七顶,至第七峰山顶更高,上有石圆静如星,故名曰七星山”。

③在今江西弋阳县北。《寰宇记》卷107弋阳县:七星山“在县北三十里。相传七星坠此, 因名”。

④在海南省文昌县北。《舆地纪胜》卷124琼州:七星山“在琼山县东文昌界海滨,状如七星”。

⑤又名七星岩、栖霞洞、碧虚洞。在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三里普陀山西侧。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栖霞洞在七星山。七星山者,七峰位置如北斗。又一小峰在旁, 曰辅星。石洞在山半腹。”明《徐霞客游记》卷3七星岩:“洞口右岩,则曾公(曾布)之记在焉。始知是洞昔名冷水岩,曾公帅桂,搜奇置桥,始易名曾公岩,与栖霞盖一洞潜通,两门各擅耳。”

⑥在今四川宜宾市南二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5引《方舆胜览》:东山“南望七星山,七峰团秀,状若连环,即南山也”。《清一统志·叙州府一》:七星山“在宜宾县南十五里”。山上有明嘉靖年间建黑塔,高27米,塔顶早圯,今有七层。有蹬道盘旋而上。与旧州塔、登高山(东山)塔齐名,誉为三塔映戎州。

⑦在今贵州都匀市北七里。峰峦拱立,如七星。清康熙《贵州通志》卷6:“内有洞,颇清迥。梯石而下,如闻风雨声。初甚纡暗,行数武便得平地,极宽。中有潭,风急涛骇,寒气逼人。”

⑧在今贵州毕节市西南九十里。《清一统志·大定府》:七星山“《 (贵州)通志》: 山有七峰如星”。


(1)在广东省西北部、西江与绥江之间。因有千米以上山峰七座,喻为北斗七星,故名。有巢顶山、大顶山、分界顶、黄茅顶、三宝顶等山峰。最高峰七星岩顶,在怀集、封开两县交界处,海拔1274米。为绥江、西江、贺江水系分水岭。山上植被为马尾松、杉等常绿阔叶林。矿产有铁、金、硫黄等。东、中、南部山区,有公路横越。(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区东部。为七星公园主景。七峰并列,似北斗七星。《舆地纪胜》:七星山“七峰森列,上直云汉,如斗杓焉,故名”。曾名弹丸山。宋人周刊《释迦寺碑》载:“其山号‘弹丸’,盘踞南北数里,七峰巑岏,骞空摩天,状如弹丸。布散连络,总会其数,宛若天象,故土俗又号‘七星山’。”山北有灵剑溪(亦称弹丸溪),南流汇小东江,自山西面流过。七星山由南、北两山组成,北边四峰如斗魁,称普陀山;南边三峰如斗柄,称月牙山。普陀山西部四峰(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为北斗的斗魁。闻名中外的七星岩,曾名栖霞洞、仙迹洞、仙李岩、碧虚岩,在天玑峰下,桂林老八景“栖霞真境”即指此。普陀山麓又有曾公岩、元风洞、省春岩、留春岩、弹子岩。月牙山有三峰(玉衡、开阳、瑶光),为北斗的斗柄。月牙山南麓的龙隐岩、龙隐洞,唐代以来游者题刻甚多,古云“摩崖殆遍,壁无完石”,其中重要的有《龙图梅公瘴说》、《元祐党籍碑》、《平蛮三将题名》等。龙隐岩口有桂海碑林陈列馆。(3)即“九州石”。(4)见“双辽火山群”。


猜你喜欢

  • 回岐驿

    明置,属广州府清远县。在今广东清远市西南下回岐。

  • 龙祈镇

    在今浙江义乌市东北龙祈山村。宋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浙江省义乌市北。宋置巡检司于此。

  • 芝山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七十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芝山“上有李子洞、燕洞,相去三百步。昔宣州田頵举兵,邑人携老幼于此避难,可容数千人。李洞有泉沸涌。燕洞有石燕,遇雨则飞,晴则还落为石”。②在今江西波

  • 前浦

    在今江苏盱眙县附近。《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450),北魏世祖过淮河至盱眙,臧质将“仆射胡崇之、积弩将军臧澄之营东山,建威将军毛熙祚据前浦,质营于城南……魏燕王谭攻崇之等,三营皆败没”。

  • 白沙江

    ①在今广西平南县南。源出桂平县东南沙坡,东北流入平南县境,于武林镇西入浔江。《清史稿·地理志》 浔州府平南县:“浔江自桂平入……白沙江自桂平东北流注之,东入藤县。”②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水经

  • 乌铁岩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乌铁岩“在县东二里。其第二峰尤陡峻。元末居民多避乱于此”。

  • 富仁监

    北宋乾德二年 (964) 置,为银监,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东南大厂镇新州。后废。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东南高峰坳(新州)。

  • 金坡镇

    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金坡村。明洪武七年 (1374) 于此置巡司。嘉靖中废。

  • 盐城监

    唐置,在今江苏盐城市南。《新唐书·地理志》 盐城县: “有盐亭百二十三,有监。” 《寰宇记》 卷124楚州: “盐城监,古之盐亭也。历代海岸煎盐之所。元管九场,伪唐(南唐) 以为盐监,周显德三年平江淮

  • 塔山铺

    明置,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三十里他山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