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台山

三台山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一百五十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三台山“在招信县南九十里。保聚之所,上可屯十万众”。《方舆纪要》卷21盱眙县:三台山“山有三峰,东、西、南鼎立,上可屯十万众。宋建炎中,刘纲保聚于此。元末,定远豪王弼亦结寨其上”。

②在今江苏宿迁市北二十里。《清一统志·徐州府一》:三台山“三峰突耸,势若连珠,为县主山”。

③在今安徽萧县城北。《方舆纪要》卷29萧县:三台山“在今城北。城东里许有龙蟠山,西一里曰虎踞山”。明万历五年(1577),因大水迁县治于三台山之南,即今县城。

④在今湖北枝城市西。《方舆纪要》卷78宜都县:三台山在“县西十五里。三峰并峙如台”。

⑤在今广东台山市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宁县:三台山在“县(今台山市)北一里,一名上坑山,县之主山也”。台山县以此为名。

⑥在今广东蕉岭县北三里。《清一统志·嘉应州》:三台山“在镇平县北半里。三峰员秀,环绕县治”。

⑦在今广西隆安县东二里。《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三台山在“县东二里隔江。俗呼岜横顶。有三峰,因改今名。旁有那觉岩,深不可测”。《清一统志·南宁府一》:三台山在“大江之东。脉自归德九峰山迤逦而来,历百余里,三峰耸起,江水流绕其下。旧名岜横山”。

⑧又名龟山。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雨台山。《宋史·地理志》:“咸淳二年,移州治三台山。”

⑨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四十里,南临渠江。《元史·赵匣剌传》:“宋杨立以兵护粮,运大良平,匣剌察知之,遂率所部兵与立战于三台山。”即此。

⑩在今四川三台县西五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9潼川州:“本志云:西五里三台山下,有鲁交祠。交读书于此,即宋仁宗手录其《清夜吟》者。”《方舆纪要》卷71潼川州“东山”条下:“《志》云:州西五里有三台山,突起三级,状若层台。”县以此名。

(11)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余。《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三台山在“(金石番长官)司南一里”。

(12)在今云南呈贡县北。《方舆纪要》卷114呈贡县:三台山“在县治北。三山相属如台星,因名。一名万福山”。

(13)即今云南建水县东北三尖山。《清一统志·临安府》:三台山“在建水县东北八十里。俗名三尖山。绝��凌空,羊肠一线。上有梁王城,昔蛮酋常恃险居此”。

(14)在今陕西紫阳县东三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三台山“云台三层,山腰有石洞龙泉”。


在云南省中北部、龙川江和普渡河之间,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境内的鲁南山相望。因山地多台阶得名。由三列近南北向的平行山脉构成,其间散布小型盆地和宽谷。北高南低,海拔 2500~3000 米左右。最高峰为东列跑马梁子的风帽岭,海拔3306米,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部。河谷则南高北低,河流最终汇入金沙江。


猜你喜欢

  • 黄池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萨州 (薛州) 置,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下罗苗族乡 (老堡场)。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西南地。乾元元年 (758) 改为萨州(薛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薛州置,治黄池县(今

  • 东蔡阳县

    南齐置,属蔡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梁与西蔡阳县合并为蔡阳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与西蔡阳县同为蔡阳郡治。后与西蔡阳县合并为蔡阳县。

  • 幽居寺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山区沙子洞村。《清一统志·正定府》: 幽居寺 “在灵寿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有北齐天保八年赵郡王高睿所立碑”。今寺已不存,仅存方塔一座,共七级,高约二十余米,保存了唐代古塔简洁秀丽的风

  • 抹必力赤巴山

    即今青海西南之巴颜喀喇山。明宗泐 《望河源》 诗序: “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呼黄河为抹处,犁牛河为必力处: 赤巴者,分界也。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则流入犁牛河,东北之水是为河源。”

  • 挖黑司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挖黑河南岸瓦侯库乡。清为挖黑土百户。

  • 陇干城

    一作笼竿城。在今宁夏隆德县。《宋史·任福传》:北宋庆历元年(1041),任福等御赵元昊于好水川,“追奔至笼竿城北,遇夏军败死”。即此。《宋史·地理志》 德顺军:“庆历三年即渭州陇干城建为军。”即“笼竿

  • 夏、商方国。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诗经·商颂·长发》:“韦、顾既伐。”郑笺:“韦、豕韦,彭姓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曰:“在商为豕韦氏。”杜注:“豕韦,国名。东郡白马县东南有韦城。”古国名。

  • 灵溪山

    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8武昌县:灵溪山在“县南百二十里。周五十里。中有寺观, 皆以灵溪而名”。

  • 安居镇

    ①北宋置,属铜梁县。即今四川铜梁县北七十里安居镇。明成化十七年(1481)于此置安居县。清康熙元年(1662)废县仍为镇。雍正七年(1729)置巡司。民国初设县佐。②北宋置,属安居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西

  • 呈坎

    即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西北呈坎乡。清康熙《歙县志》卷2:十四都有呈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