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名衡口镇。即今陕西安康市西七十里恒口镇。《清一统志 ·兴安府二》 谓衡口镇 “即衡河合月河之口也”。
即四望山。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三十里大峡口。《汉书·赵充国传》:西汉神爵元年(前61),赵充国击西羌,至金城渡河。“遣骑候四望陿中,亡虏”。
自河北石家庄至沧县(今沧州)。清末以来几经动议修筑此路,但屡议屡辍,一直未能动工。1920年华北大旱,北洋政府以工代赈,募灾民修筑此路,路基已修成,但因无钱购买轨料,路基无法铺轨,改为汽车路。
即今四川荣昌县东北路孔镇。清光绪《荣昌县志》卷2:大荣寨在“县北三十里,即路孔场。东北距山,西南临水。嘉庆五年建”。
即今河北唐山市丰南县东之陡河。《方舆纪要》 卷17滦州: 淀河 “其上源曰馆河 (今管河),自迁安县流入界,经偏山南流合众水,又西入丰润县界,合于庾水。……成化十七年,管粮郎中郑廉请自丰润还乡河通漕永
①在今江西上高县西南。《舆地纪胜》卷27瑞州:末山“亦名九峰山。以其山有九峰突兀亘天,出于云表,因以末山名之,言其居天末也”。《明一统志》卷57瑞州府:末山“在上高县西六十里,东连九峰。唐人云,韫映回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武进县: 黄土岸桥 “在府西南八十里,西蠡河支流西出处。其地南通溧阳市,西接金坛。元置黄土巡司,寻又建桥于此,亦控守处也”。
①在今山东金乡县东一里。《方舆纪要》卷32金乡县: 金莎岭 “西自曹县、定陶,东抵鱼台,绵亘三百余里,因地异名,实一岭也”。《清一统志·济宁州》: “上有莎草,映日如金,故名。”②即金岭。今新疆天山东
在今陕西麟游县东南,南接扶风县界。《方舆纪要》卷55麟游县:吴双山“在县南十里,有四峰双峙,俗呼吴双山”。《清一统志·凤翔府一》:吴双山“又名四峰山,险峻可资守御。明崇祯十二年贼张一明据此,月余始平”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三十八里内黄集。汉属陈留郡,为都尉治。《汉书·地理志》陈留郡外黄县注引张晏曰:“魏郡有内黄,故加外。”臣瓒曰:“县有黄沟,故氏之也。”西晋属陈留国。北魏废。隋初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