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浰水

三浰水

即今广东和平县西北之和平河。《明史·地理志》连平州和平县:“西北有浰头山,三浰水出焉,亦名和平水。”《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和平县:三浰水“在县北三十里。其源一出龙南县之牛冈,一出九连山,水流屈曲,经三浰涧,溪涧之水皆合焉。亦曰上、中、下三浰水,龙川、长乐、龙南、安源四县交接之道,闽广、江西闰余之地也。王守仁云:‘三浰之地守之足以控诸贼之咽喉,不守则为狐鼠之窟穴’,盖以山险深阻故也。《图经》,三浰水东流合汤坊水、乌虎镇水,南合县前溪水,下流经龙川入于东江”。


古水名。即今广东省和平县浰江。明代为龙川(今龙川县西南佗城)、长乐(今五华县西北华城)、龙南、安远(今皆属江西省)四县交之道,福建、广东、江西三省闰余之地,故明王守仁云:“三浰之地,守之足以控诸贼之咽喉,不守则为狐鼠之窟穴。”


猜你喜欢

  • 宜兴府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宜兴军置,属常州。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市。二十年 (1283) 降为县,次年又升为府。元贞元年 (1295) 改为宜兴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宜兴军置,治今江苏省宜兴

  • 咸 (鹹) 水场

    元置,属阳江县。在今广东阳西县西南上洋镇南。明万历九年 (1581) 并入双恩场。

  • 武城乡

    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武城。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怀集县西北武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武城巡检司于此。

  • 昌五城

    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西南昌五镇。1914年于此置肇东县。民国林传甲 《黑龙江乡土志》: “肇东县,治在肇州之东,俗名昌五城,以其在昌字五井也。”

  • 呕罕河卫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桦南县南倭肯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倭肯河流域。后废。

  • 明岩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明岩 “在天台县西北七十里。岩前峭壁屹立,亦号幽石,其下窍穴逶邃,日光穿漏,怪石森然”。《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

  • 木瓜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1372)改木瓜仡佬长官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南睦化乡。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元木瓜犵狫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南木瓜。属贵州卫。正统三年(14

  • 佛堂山

    在今斯里兰卡南端之栋德拉角。《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国“鹦哥咀山又二三日抵佛堂山,即入锡兰国境”。

  • 夹江戍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八里泾口。《旧唐书·地理志》 夹江县:“隋分龙游、平羌二县,于泾上置夹江县。今北八十里(十为衍文),有夹江废戍,即泾上地也。旧治泾上,武德元年,移于今治也。”

  • 劳石县

    南齐置,属临漳郡。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附近。梁、陈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