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都镇

三都镇

即今江西铜鼓县东北三都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义宁州西南铜鼓营东北有三都。


(1)在浙江省建德市东部、新安江南岸。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2000。旧名翁村街。清制为第三都地,故名。民国时置镇,1949年改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复置镇。产稻、茶叶、蚕茧、淡水鱼、柑橘。是建德市水产养殖基地。有食品、服装、电镀、机械、铸造、制伞等厂。农贸集市兴旺。公路通市区。名胜有龙门山和龙门瀑布,东晋开国侯宋兴故里。(2)在浙江省诸暨市西北部、浦阳江西岸。面积72.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4000。清时地属第三都,故名。1956年为三都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析置三都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置镇。1992年白门、红门、丰山、唐山四乡并入。境内西部为丘陵,东部为河谷盆地。产稻、茶叶、蚕茧、草莓、淡水鱼等。工业以建材、轻纺、电子电器为三大支柱。有工业电子、电子元件、电声器材等厂。有贡缎专业市场。浙赣铁路经此并设站,公路通市区。(3)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东部、三沙湾内三都岛。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松岐,人口690。明设都图,列为三都,故名。1958年由飞鸾乡析置三都公社,1980年改乡,1984年置镇。为福建省重要渔港之一。港湾水深,风景优美,为深水避风港。工业有造船、水产加工、渔业机械、瓷器等。有环岛公路,并经轮渡达对岸接飞礁公路。名胜有仙人画等。(4)在江西省铜鼓县中部。面积259.6平方千米。人口1.8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780。宋代陈姓建村,清乾隆时属义宁州上武乡二十三都,简称三都。1949年设三都乡,1958年设高峰公社,1959年分设三都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2001年西向乡并入。主产稻。森林资源丰富,产香菇、茶叶。有化工、农机、木竹制品、罐头食品等厂。修铜、上铁等公路经此。(5)在江西省修水县东北部、修水两岸。面积94.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4000。沿用古区划名,称三都市,又名三都街、三都镇。1949年属梁口等乡。1958年设太阳升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设镇,1995年改名三都镇。为县粮食、油菜籽、油茶重点产区,盛产大豆、芝麻、花生、柑橘等。有农机、印刷、纺织器材、粮油加工等厂。是县东北部最大集市,柯龙公路经此,为修三公路终点。修水通航。(6)在湖南省耒阳市东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牛脑头,人口2740。以驻地旧为三都得名。建国初属耒阳县七区,1956年设乡。1958年成立三都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1995年石准乡并入。主产稻。矿产以煤为多。有煤矿、渔场、林场、药材场等。设有圩场。有公路接耒攸公路。(7)在湖南省资兴市西北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人口4.9万。按旧时行政区划,此地为第三都,后袭为地名。1949年属郴侯区。1956年为三都镇。1958年属蓼市公社,1960年为三都公社。1961年划属东江市。1962年置三都镇。主产稻、蔬菜。煤藏丰富,享“煤田”之誉。有洗煤、耐火材料、塑料、陶器等厂。资兴矿务局设此。京广支线郴三铁路经此设站。公路南通市区、北通永兴县鲤鱼塘。镇内老街有1928年三都苏维埃政府旧址。(8)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中部偏西。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3.2万,95%壮族。镇人民政府驻三都街,人口1650。因清初为三都巡检司得名。1950年为柳江县五区,1957年设三都乡。1958年为三都公社,1959年改工农公社,1962年改三都区,1969年复三都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稻、甘蔗、玉米、花生、柑橙等。手工艺以竹壳凉帽著名。有化工、石粉、农机等厂。设有农贸市场。322、323国道横贯境内。(9)在贵州省惠水县西部、石厂坡西麓、涟江畔。面积72.1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都村,人口4200。三都系布依语音译,意为“三处堵水的地方”,涟江至此形成三道水塘,故名。明为金石番长官司地。1932年置三都镇,1950年废。1963年置三都公社,1984年复置镇。1991年金石乡并入。为惠水粮油产区。产柑橘。是县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


猜你喜欢

  • 银树东坝

    又名广通镇。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为唐五堰之一。《宋史·瀛国公传》: 德祐元年(1275),元兵迫近临安 (今浙江杭州市),“起赵淮为太府寺丞,戍银树东坝”。《元史·阿剌罕传》: 至元十二年 (12

  • 阆中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阆州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南部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阆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阆州置,治阆中县(今四川阆中市)。辖

  • 骜山口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 南朝梁、陈间移耒阳县治此。

  • 官窑馆

    馆驿名。辽置,在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北楼子店乡附近。官,又作锅。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楼子店。辽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设驿馆。

  • 叶镜湖

    即今月镜湖。在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六里公路南侧。五代至宋称叶镜湖,见《南诏野史·段思平传》。

  • 高句骊县

    西汉置,为玄菟郡治。治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三十里永陵镇城附近。《汉书·地理志》 高句骊县应劭注曰: “故句骊胡,县以此名。”东汉安帝时移治今辽宁沈阳市东。十六国后燕时地入高句骊。

  • 大宝积宫与琉璃殿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十八里白沙街东。为明代木氏土司势力鼎盛时建。前为琉璃殿,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后为大宝积宫,建于万历十年(1582),皆重檐歇山式建筑。大宝积宫旁有藏经楼,东北有大定

  • 碧山寺

    又名普济寺。在今山西五台县台怀镇东北三里北台山麓,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相传始建于北魏,高僧法聪禅师曾在此讲经。明成化间重建,清康熙三十七年 (1698) 又予重修。寺内有明成化、正德、嘉靖间碑刻,

  • 沙堰寨

    即今河南新野县东北二十六里沙堰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2:同治四年(1865)十二月,捻军“围新野属之沙堰寨”。

  • 婆日市

    唐武后时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 婆日市故城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经》 云: 唐武后朝置,以煎炼硫黄。一场在县东北三十里一溪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