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兰村支线
自今山西太原市西北上兰村至七府坟。长16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1936年建成。
自今山西太原市西北上兰村至七府坟。长16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1936年建成。
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清一统志·苏州府二》: 放鹤亭 “在支硎山西南峰寺中。今寺废而亭存,即支公别庵也”。②在今江苏徐州市南云龙山上。《明一统志》 卷18徐州: 放鹤亭,“宋熙宁间,云龙山人张天骥作于
元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科洛乡。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失怜百四十 (里) 和伦。”明废。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武步村。《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清风铺在府东南九十里,又十里为武步铺。正统末,官军追败邓茂七余党于武步及清风铺,复截其舟二百于水口驿,通福州道是也。”
即今云南罗平县西南偏山。清有外委千总驻防。
①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礼县或西和县境。北周废。②北魏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附近。后废。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婆闰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五十里
在今浙江海盐县城东南隅。《越绝书》卷8:“马嗥者,吴伐越,道逢大风,车败马失,骑士坠死,匹马啼嗥。”故名。东晋咸康七年(341)至唐开元五年(717)间为海盐县治。故址今堙。又称吴御越城。故址在今浙江
在今湖南道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81道州: 蒋居山“地名四眼桥。山势险阻。一名大尖岭。联络九疑、苍梧,至为深僻。苗蛮据为险阻,居民岁被其害。正德中,设滴水、靖边、周堂、中营四营于山上,以守要害”
又称大黑山、紫山、闷摩黎山。在今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岷山及邛崃山。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西北一东南走向。海拔5000—6000米。《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枯尔坤山“今黄河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北。《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城北湖在 “府北五里。流通汉江”。
在今河南固始县北五十里淮河南岸朱皋村。元末红巾军刘福通曾据此。《明史·韩林儿传》:元至正十一年(1351),“福通据朱皋”。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北。元末红巾军刘福通曾据此。明有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