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下辨县

下辨县

①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十里。西汉改置下辨道,东汉复为下辨县,移武都郡治此。《三国志·魏书·曹休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辨,太祖遣曹洪征之”。《宋书·氐胡传》:西晋建兴五年(317),“戊搜卒,(杨)难敌袭位。与坚头分部曲,难敌号左贤王,屯下辨”。皆此。北周省入修城县。

②南朝宋侨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后废。


古县名。秦置,治今甘肃省成县西北。西汉改下辨道,属武都郡。东汉复为县,移武都郡治此。《资治通鉴》: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氐王杨难敌号左贤王,屯下辨;咸和九年(334年)杨难敌子杨毅自称左贤王、下辨公。均即此。《水经注·漾水》谓为广业郡治。《魏书·地形志》修城郡下辨:“二汉、晋属武都郡,太和四年(480年)分属焉。”北周称下阪县,寻废。


猜你喜欢

  • 保和县

    辽统和八年 (990) 置,属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查干木伦河西。金废。古县名。辽统和八年(990年)置,治临潢府郭下(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林东镇南古城)。金废。

  • 漠阳江

    即今广东阳春、阳东、阳江三市县境之漠阳江。《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漠阳江 “在阳江县西,自阳春县界南流入海”。《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漠阳江 “在县城西。自阳春县东南流,历受众水,其势始

  • 上川山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其西为下川岛。《寰宇记》卷157广州新会县:上川洲、下川洲“在县南二百六十里大海中,其洲带山湾浦极广,出煎香,有盐田,土煎盐为业”。《明一统志》卷79广州府谓:“上川石山而

  • 沉香亭

    唐长安兴庆宫内的亭阁。在兴庆池东北,今陕西西安兴庆公园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1载:“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上因移于兴庆池东沉香殿前。”沉香亭遂以芍药闻名。李白《清平调》曰:“名花倾国两相

  • 重华堰

    即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江油县。

  • 胁营

    即谢通门谿。在今西藏谢通门县西通门。

  • 赤竹城

    在今湖南湘阴县南十七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二》:赤竹城,“《府志》:宋绍兴初,知县胡昭建县治于其地,谓之新县。今遗址尚存”。

  • 油罗关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77九溪卫: 油罗关 “在卫境。《志》 云: 慈利有油罗、大泉、于制、野鸡等关,俱永定卫军戍守”。《清一统志 ·永顺府》: 油罗关 “在桑植县东南五十里。一名牛骡

  • 遮浪

    即今广东汕尾市东南遮浪镇。清时设水师把总驻防。集镇名。在广东省汕尾市城区东南端。属遮浪街道办事处。人口3.8万。为原遮浪镇人民政府驻地。因属西北—东南向半岛,为风浪屏障,故名。清时设水师把总驻防。市主

  • 涟水坝

    在今江苏涟水县城东南。《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坝上镇 “在安东县治东南,即涟水坝。为淮滨之要津。明置巡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