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三省

东三省

①东北三省简称。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1:“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清代,在我国东北地区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与内地省区同,故称东三省。清末改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东三省“当中国全境之东北隅,其地成不正之三角形,以其为本国东部之三行省,故曰东三省”。三省范围大致是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

②又称关东三省。清末及民国时代对河北山海关外之奉天(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称。


又称关东三省。中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自清代至抗日战争以前的习称。以在山海关之东得名。自1928年热河省建立省制后,又合称东四省。


猜你喜欢

  • 安宁陵

    梁昭明太子萧统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元和志》卷25上元县:梁昭明太子安宁陵“在县东北五十四里查硎山”。

  • 时曲

    即洄曲。在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资治通鉴》:唐元和十年(815),“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胡三省注:“时曲,在陈州殷水县西南。”古水名。又称洄曲。在今河南省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

  • 和利县

    即利和县。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 卷81均作 “和利”。

  • 荥渎

    古引荥泽之水,自今河南荥阳市境,东流至山东荷泽。亦曰南济。《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

  • 任田隘

    明嘉靖二年(1523)建,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岱山下。

  • 明月水

    在今湖南攸县北。《方舆纪要》 卷80攸县: “明月水在县北九十里,出明月山。又严仙山,下有严仙水,流二十五里合明月水……皆流入于攸水。”

  • 蔡龙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姜州。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从蔡龙洞名之。” 贞观十年 (636) 属廉州。北宋开宝五年(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

  • 吴滩场

    即今四川江津市西南吴滩镇。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吴滩场“距城七十里”。

  • 雍水寨

    亦作瓮水寨。南宋绍兴中置,属黄平府。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北。元置雍水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置雍水安抚司。南宋绍兴年间置,在今贵州省瓮安县北。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置雍水安抚司。

  • 苻离县

    即符离县。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八里老符离集。《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康承训讨庞勋,张玄稔 “直趋苻离”。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