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镇
①即今河北临城县东十八里东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临城县图:东有东镇。
②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东镇。《清一统志·绛州》载:下东镇“在闻喜县东三十里。其东有上东镇”。
③即安民镇。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境。《方舆纪要》卷29徐州:东镇在“州西四十里。亦曰安民镇”。
集镇名。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付家河上游东岸。东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40。因地处东沟口始称东口,后渐成集镇改今名。主产稻、玉米、小麦,并产花椒、黑木耳、肚棓,特产冬桃。有农贸集市。有公路通汉白公路。
①即今河北临城县东十八里东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临城县图:东有东镇。
②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东镇。《清一统志·绛州》载:下东镇“在闻喜县东三十里。其东有上东镇”。
③即安民镇。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境。《方舆纪要》卷29徐州:东镇在“州西四十里。亦曰安民镇”。
集镇名。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付家河上游东岸。东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40。因地处东沟口始称东口,后渐成集镇改今名。主产稻、玉米、小麦,并产花椒、黑木耳、肚棓,特产冬桃。有农贸集市。有公路通汉白公路。
1949年当地解放后将商都旗与察哈尔左翼镶黄旗合并,设立商都镶黄联合旗。驻哈印海尔巴庙 (今内蒙古镶黄旗驻地新宝力格镇北哈音海尔瓦苏木)。1956年改称商都镶黄旗。1960年改为镶黄旗。
即今山东郓城县。《金史· 地理志》济州郓城县: “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即今山东省郓城县。金大定六年(1166年)为避河患,迁郓城县治此。
北宗端拱元年(988)置,属原州。即今甘肃镇原县北四十里西壕村。金属彭阳县。元废。
即西陵铁路。为京汉铁路新易支线。由今河北高碑店市至易县梁各庄。因高碑店原为新城县驻地,故名。
南朝梁置,属南洛州。治所在上津县(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武德元年(618)改为上州。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镇。西魏大统时改上州。隋义宁二年(618
即今江西赣州市西南黄金。《方舆纪要》 卷87赣州府赣县: 黄金税课局 “在府西。相近曰大壶税课局。府东又有社富税课局,俱明初置”。
在辽南京 (今北京市) 城内子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位居大城的中心偏南,皇城内宫城居中偏东。宫城之前、皇城南门之内,左有太庙、右有金廷中央政府及地方衙署。皇城有四门: 南为宣阳门,东为宣华门,西为玉华门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北光化乡。《明史·地理志》 光化县: “旧治在西。隆庆末,改建于阜城卫,即今治也。”
北周天和三年(568)置,属严州(后改西宁州)。治所在邛部县(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辖境相当今四川越西、甘洛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置,治邛部县(今四川越西县东北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三国魏属南乡郡。晋属顺阳郡。南朝宋为始平侨郡治。梁又为兴州治。西魏为武当郡、丰州治。隋属淅阳郡。唐为均州治。显庆四年 (659)徙治今丹江口市西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