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严州

严州

①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嶲城置,治所在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寰宇记》卷80嶲州:严州“取其严敬为称”。五年(570)改为西宁州。寻复为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复改为西宁州。

②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桐庐县(今浙江桐庐县西八里旧县镇)。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市及桐庐县地。七年(624)废。

③唐乾封二年(667)置,治所在来宾县(今广西来宾县东北城厢)。《元和志》卷37严州:“在严冈之上,因为名。”天宝元年(742)改为循德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严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来宾县地。北宋开宝七年(974)废。

④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睦州置,治所在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郭子章《郡县释名·浙江上》:严州“以严子陵名”。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淳安、桐庐等市县地。南宋咸淳元年(1265)改建德府。

⑤亦作岩州。辽置,治所在兴城县(今辽宁兴城市东南菊花岛上)。辖境相当今辽宁兴城市地。金皇统三年(1143)废。


(1)北周以西宁州改名,治越雋县(今四川西昌市)。属益州。辖境有今四川省西昌、布拖、金阳、木里、盐源、德昌、普格、宁南等市县地。隋开皇六年(586年)复改为西宁州。(2)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桐庐县(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七年废。(3)唐乾封二年(667年)置,治来宾县(今广西来宾市东南),或说治怀义县(今玉林市党州西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循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严州。因在严冈之上,故名。辖境相当今来宾市东部地。属岭南道。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并入象州。(4)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睦州置,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梅城镇)。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建德、淳安、桐庐等市县地。咸淳元年(1265年)升为建德府。(5)辽圣宗时置,治兴城县(今辽宁兴城市东南菊花岛上)。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兴城、葫芦岛二市一带。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猜你喜欢

  • 勒马集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勒马乡。明嘉靖《归德州志》 卷1 《村镇》: 勒马集在 “州西南五十里”。集镇名。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部。勒马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600。东汉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刘秀率领大军

  • 凤阳巡抚

    明景泰初置,驻淮安府(治今江苏淮安市)。辖南直隶江北诸府大部(唯安庆一府除外)。清废。

  • 保定镇

    清置,属丽水县。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四十六里保定村。《方舆纪要》 卷94丽水县: 保定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今废。西南达云和县之石塘隘四十里,西北达松阳县之石佛镇亦四十里,为两县之要隘”。

  • 椑木镇

    北宋置,属内江县。即今四川内江市南椑木镇。明代亦称椑木关。《方舆纪要》 卷69内江县:椑木镇在 “县南三十里。亦曰椑木关。接重庆府荣昌县界,有巡司戍守”。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西南部。面积13平方千米,

  • 麻溪

    ①在今江苏吴江市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吴江县: 麻溪“在县南六十里。其南汇诸漾荡之水东流,合于烂溪,复东南行,至王江泾闻店桥而入运河”。②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水经·湘水注》: 湘水“右合麻溪水

  • 枋寮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寮乡。连横 《台湾通史·独立纪》: “恒春县辖自大港口至凤山枋藔,百有余里。” 清凤山县设巡司于此。日本占领期间设枋寮庄。1945年改设枋寮乡。台湾铁路屏东线通此。即今台湾省屏东县

  • 临駣聚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汉书· 地理志》: 南阳郡冠军县有 “宛之临駣聚”。

  • 青州府

    明太祖吴元年 (1367) 改益都路置,属山东等处行中书省 (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治所在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沂源、蒙阴以东,昌乐、安丘、诸城以西,南、北滨海之地。清属山东省,

  • 三峿山

    一名怀德山。在今湖南沅陵县东二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三峿山“三峰鼎峙,万木阴森,辰水出焉”。

  • 成周郡

    西晋末慕容廆置,在今辽宁西南部一带。《晋书·慕容廆载记》:“豫州人为成周郡”,即此。西晋末慕容廆置,治所未详,当在今辽宁省西南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