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海城

乌海城

即今青海玛多县东北黑海乡。《新唐书·薛仁贵传》:咸亨元年(670)征吐蕃,“军次大非川,将趋乌海……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即今青海省玛多县东北黑海。《新唐书·薛仁贵传》: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入寇,率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击之,军次大非川,将趋乌海,仁贵曰乌海地险而瘴,可谓危道,大非岭宽平,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乃约赍,至河口,遇贼,破之,多所杀掠,获牛羊万计,进至乌海城”,即此。


猜你喜欢

  • 欧寮山

    一名大帽山。即今福建南靖县北一里大帽山。明 《寰宇通志》 卷47漳州府: 欧寮山 “在南靖县北,又名大帽山。南北二峰峭拔,周回百余里,岁旱祷雨即应”。

  • 鸣皋镇

    金置,属伊阳县。即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三十四里鸣皋镇。在河南省伊川县城西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鸣皋,人口 7400。传唐代建村,以《诗经》“鹤鸣于九皋”诗句得名。1958年设鸣

  • 巨平侯国

    东汉改巨平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后复为县。

  • 来宾县

    ①唐乾封二年(667)置,为严州治。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北城厢。《元和志》卷37来宾县:“在都泥北,来宾水东,故以为名。”天宝初为循德郡治,乾元初复为严州治。北宋开宝七年(974)属象州。明属柳州府。

  • 六嬴山

    在今四川铜梁县西。《舆地纪胜》卷159合州:六嬴山“在巴川县西二十里。相传昔人御寇于此,六战皆捷,故名”。《方舆纪要》卷69铜梁县:六嬴山在“县西三十五里。唐合州刺史赵延之集义兵于此,六战皆嬴,因名”

  • 山门洞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文脊山东南侧。《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文脊山“有六洞,梅圣俞与张献民同游,留题刻石焉”。《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东南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有山

  • 易龙驿

    明置,属寻甸军民府。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易隆。后废。

  • 焦原山

    在今山东莒县南四十里。亦名横山,又曰峥嵘谷。俗称青泥衖。《寰宇记》 卷24引 《尸子》 曰: “莒有焦原者,广寻,长五百步,临百仞之溪。”

  • 瓠芦泊

    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境。《资治通鉴》: 唐开耀元年 (681),“曹怀舜与裨将窦义昭将前军击突厥。或告 ‘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在黑沙’,左右才二十骑以下,可径往取也。怀舜等信之,留老弱于瓠芦泊,帅轻锐

  • 石壁山

    ①一名龙山。又名甘山。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锦屏山”条:“县西北二十里有石壁山,四围小山,相向如壁。”②一名文山。在今安徽旌德县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石壁山“在旌德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