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谷
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石拐沟附近。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此设乌达卡伦,为大青山十一卡伦之一。光绪《山西通志》卷39:五当沟与乾隆中所设乌达卡伦并是一地,入沟五十里为卡伦,又四十里为广觉寺(即五当召)。
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石拐沟附近。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此设乌达卡伦,为大青山十一卡伦之一。光绪《山西通志》卷39:五当沟与乾隆中所设乌达卡伦并是一地,入沟五十里为卡伦,又四十里为广觉寺(即五当召)。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北。《清一统志·正定府二》: 郭苏镇 “在平山县西北四十里,有土城,明嘉靖二十一年筑。周一里”。
西魏改东南阳郡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境。北周废。
①当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或陕西定边县一带。《后汉书·段颎传》:建宁元年(168)颎将兵讨羌,“颎急进,与(田)晏等共追之于令鲜水上。颎士卒饥渴,乃勒众推方夺其水,虏复散走。颎遂与相连缀,且斗且引,及于
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城头镇。南北朝时为戍守要地。《南齐书· 张冲传》: 齐建武二年(495),冲 “遣军主杜僧护攻拔虏虎坑、冯时、即丘三城,驱生口辎重还”。
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金渎里。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 人称震川先生。昆山人。明代散文家。墓地方广五亩多,墓有二冢,东冢为其高祖南隐公暨配俞氏之墓,西冢为归有光及配魏氏、王氏之墓,曾孙归庄墓附
1913年析文山县置,后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民国 《云南靖边行政区域地志资料》: “本属南接安南,边防扼要,取镇靖边疆之义,名曰靖边。” 1929年直属云南省。因与陕西靖边县重名
古大谷关。明、清名水泉关。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水泉。南接伊川县界。《清一统志·河南府二》:大谷关,“《旧志》:今为水泉关。两岸陡绝,山径崎岖,可以戍守”。即“大谷关”。
①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彭阳等县地。东汉属凉州,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东晋又
南朝梁置,治所在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春市地。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春市一带。隋开皇时废。
或译作咭利。 即今英国。 名见清陈伦炯 《海国闻见录》。清谢清高 《海录》: “英吉利国即红毛番,在佛郎机西南对海。”